./t20161219_4352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2016年前三季度新疆畜牧业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2016年12月19日 访问量:
2016年前三季度,新疆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收”的主题,坚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逐步转变低效落后生产方式,加快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扩大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现代畜牧业转变,为实现自治区社会总目标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前三季度新疆畜牧业生产总体运行特点
(一)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有效供给水平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对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主要畜禽饲养规模呈“一减三增”趋势,生猪、牛、家禽存栏增长,羊存栏下降;主要畜禽出栏及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消费品市场肉蛋奶供应充足。9月末,新疆猪牛羊存栏5266.82万头(只),同比下降2.8%(下同);前三季度猪牛羊出栏3241.24万头(只),增长4.4%;猪牛羊肉产量102.32万吨,增长4.5%;禽蛋产量27.61万吨,增长11.0%;牛奶产量122.35万吨,增长3.2%。
(二)牛羊饲养规模稳中有降,行业总体产出水平提升
9月末,新疆牛存栏472.82万头,增长0.5%;羊存栏4534.68万只,下降3.3%;前三季度牛羊出栏量2875.05万头(只),增长4.9%,其中,牛出栏186.52万头,增长3.0%;牛肉产量31.03万吨,增长3.8%;羊出栏2688.53万只,增长5.0%;其中,羊大型养殖场户出栏量占总体出栏量比重较2季度提高了2.5个;羊肉产量44.80万吨,增长6.3%。
受市场资源自发配置和活牛羊价格走低影响,价格波动传导至生产领域,对养殖户生产行为进行了有效调整。一些粗放低效经营的中小养殖户及散养户扩大产能积极性降低,逐步清圈甚至退出养殖行业;大型养殖场户缩减规模,转方式,调结构,淘汰低产母畜,加快品种改良,提高产出水平。尽管牛羊饲养规模呈稳中有降运行态势,但牛羊养殖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预期,牛羊总体产出水平提高,社会有效供给量增加。3季度为牛羊出栏旺季,牧民为确保牲畜有足够饲草料安全过冬而大量出售活畜;牛羊育肥户也抓住古尔邦节及中秋节的契机,赶在节前加快出售。活畜供应市场充足,极大地满足了疆内各族群众牛羊肉消费需求。
(三)生猪生产企稳回升,家禽养殖业快速发展
生猪存出栏指标呈现出双增长。9月末,新疆生猪存栏259.32万头,增长0.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30.5万头,下降3.0%。前三季度生猪出栏366.19万头,增长0.7%;猪肉产量26.49万吨,增长2.5%。3季度生猪存出栏指标由负转正,扭转了自2015年1季度以来连续6个季度的下降趋势,生猪生产止跌趋稳。但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下降通道,表明生猪产能仍处于恢复之中。
家禽养殖业发展势头较好。9月末,新疆活家禽存栏5492.81万只,增长10.0%。前三季度活家禽出栏6259.45万只,增长10.9%;禽肉产量11.65万吨,增长12.2%。随着家禽养殖业规模持续扩大,禽肉及鸡蛋市场供给有余。
(四)活牛羊价格降幅收窄,生猪活禽价格正常波动
据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活牛出售均价为22.49元/公斤,下降8.5%;活羊出售均价为20.03元/公斤,下降14.7%。2016年1-3季度活羊出售均价呈现企稳态势。受牛羊总体消费市场需求不足、3季度为牧区牛羊集中性出栏、区外活牛羊调入量增加挤占市场、逢重大节日政府储备肉大量投放,以及进口牛羊肉冲击等多因素影响,新疆活畜牛羊出售价格自2014年上半年达到近三年的最高点后,自下半年以来一直呈现走低态势。季度间数据比较分析,活牛平均出售价格最高点与最低点每公斤相差5元;活羊每公斤相差达到10元,活羊价格波动幅度高于活牛。详见下图:
 
当前,生猪和仔猪出售价格仍居高位,价格增幅回落态势明显。3季度,新疆生猪出售价格为17.43元/公斤,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9.3%;仔猪出售价格45.17元/公斤,同比增长141.7%,环比增长4.1%,表明生猪和仔猪价格上涨空间进一步缩小。前三季度肥猪出售均价为17.62元/公斤,同比增长29.2%;仔猪出售均价为41.16元/公斤,同比增长139.7%。受能繁母猪存栏继续下降,生产能力不足致使仔猪供应短缺的影响,仔猪价格增长较快。详见下图:

家禽养殖业市场供给有余,价格稳步下降。活家禽价格于2015年3季度达到最高点后,逐季回落。2016年前三季度活禽出售均价为10.26元/公斤,同比下降18.4%。从蛋鸡养殖供给端看,去年以来受禽蛋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利好影响,养殖户投苗热情较高,去年下半年投苗蛋鸡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因季节性及节日拉动等因素影响鸡蛋价格波动较大。上半年,鸡蛋价格在经历了春节及端午两个小高峰后,先后回落至6.0—6.5元/公斤。进入8月,受高温影响,蛋鸡进入歇伏期,产蛋量下降,加之鸡蛋存储成本及相应损耗增加,鸡蛋批发价格季节性上涨。8月底,受学校开学及中秋节、古尔邦节临近影响,鸡蛋需求量增长,价格重回高位;中秋节后,消费需求回落,蛋价再度下滑,但3季度蛋鸡养殖户整体处于盈利期。
二、当前畜牧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殖户贷款难,金融信贷支持畜牧业发展不足。表现在:一是当前养殖户普遍面临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而银行贷款仍以“春贷秋还”的农户信用贷款模式为主,贷款难度大、利率高、期限短,额度不足;二是畜牧业保险的缺位,更加深了金融机构“慎贷”心理。三是抵押贷款方式单一、承担担保企业授信额度有限,限制了畜牧业贷款需求,致使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使信贷资金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小规模养殖户及育肥户得不到稳定的贷款支持,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难以形成规模养殖。
(二)草业发展缓慢,饲草料供应不足。当前新疆肉牛肉羊养殖大多依赖天然草原放牧和农作物秸秆,牧户种植的牧草主要以自产自用为主,合作社经营和规模化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型饲草种植加工企业基本处于空白。随着畜牧业持续发展和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工程的推进,特别是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区内饲草料生产供给压力不断加大,饲草料产业规模小、生产加工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流通不畅、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低。从整体上看,新疆在养殖数量、规模以及加工能力方面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足,特别是缺乏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重点龙头企业,对全疆畜禽产业整体发展的有效拉动不足,这也是畜禽产业化链条难以形成的关键。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及广大散养户养殖规模小,观念较保守陈旧,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养殖饲养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加剧了市场的价格波动,经济效益较低,影响了畜牧业提质增效发展进程。
三、促进新疆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三点建议
(一)健全融资渠道,扩大信贷支持
一是加强资金扶持,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通过增加养殖业贷款额度、降低或减免贷款利息,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支持养殖业发展,对重点养殖户实行优惠贷款政策或政府贴息扶持;二是以保险形式推进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加强银保联动,落实涉牧信贷与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合作等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把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保单纳入质押范围,以缓解农牧民融资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农牧民参保积极性;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二)加强草原保护,推进饲草料产业发展
一是严格落实草原保护和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措施,加强草原生产力监测和草原监管行政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开垦草原的行为,坚决遏制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势头,初步实现草畜平衡。二是加大饲草料地种植力度,通过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饲草料业发展、稳定饲草料地生产经营方向、强化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饲草料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打造一批饲草料全产业链大企业集群。三是促进饲草料交易流通,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着手布局北疆至哈萨克斯坦、南疆至吉尔吉斯斯坦、东疆至河西走廊的优质牧草交易通道,利用国内国外资源促进饲草料业发展;实施饲草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疆内跨区域调运饲草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促进饲草料集中交易和跨区调运,破解当前我区局部区域饲草料供给难题。
(三)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推进产业化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整合各级政府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推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整合国家中央预算内财政项目资金、自治区财政项目资金、南疆肉羊良种繁育体系等项目资金,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养殖场区,扩大规模养殖场的生产能力,引导小规模散养向合作社等规模养殖方向转变,提高散户饲养的组织化、现代化生产水平。二是立足于新疆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加快绿色、有机高端畜牧产业园区和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步伐,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在畜牧业产业链的繁育、饲草料、防疫、自动化养殖及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合理分工,加强联动,为畜牧业生产经营提供产供销、运储加等各环节的专业化、市场化服务。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