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1211_4223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新疆牛羊肉产消水平变动之研究

2014年12月11日 访问量:
新疆作为多民族群众聚居地区,具有较强的牛羊肉消费偏好。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人数的日益增长,牛羊肉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当前新疆牛羊肉生产面临草场退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增长速度趋缓,供需存有缺口,牛羊肉供给总体上偏紧,部分地区牛羊肉供需矛盾突出,也使得牛羊肉价格自2009年以来迅速上涨,尽管2014年,新疆牛羊肉价格趋稳且有所回落,但长期看,刚性需求对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给新疆牛羊生产带来好的发展机遇,但这种发展机遇应是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正视牛羊生产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抢抓机遇是适度发展而不是快速发展,牛羊生产首要目的是保障疆内的自给尤其南疆地区的自给。如何实现牛羊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地恢复现有草场的再生产能力,维护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牛羊生产发展现状
(一)新疆牛羊生产稳步增长,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随着新疆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牛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供给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新疆牛羊存栏4034.36万头(只),年均增长3.9%,其中牛存栏371.14万头,年均增长2.9%,羊存栏3663.22万只,年均增长4.0%;牛羊出栏3337.75万头(只),年均增长3.0%,其中牛出栏230.26万头,年均增长2.2%,羊出栏3107.49万只,年均增长3.1%;牛羊肉产量87.53万吨,年均增长3.0%,其中牛肉产量37.82万吨,年均增长2.8%,羊肉产量49.71万吨,年均增长3.2%
1 2009-2013年新疆与全国牛羊生产年均增速表
单位:万头(只)、万吨、%
指标
新疆
年均增速
增速相差百分点
2013
2009
新疆
全国
牛羊存栏量
4034.36
3458.26
3.9
0.2
3.7
牛存栏量
371.14
330.76
2.9
-0.8
3.7
羊存栏量
3663.22
3127.50
4.0
0.5
3.5
牛羊出栏量
337.75
2960.19
3.0
0.9
2.1
牛出栏量
230.26
210.89
2.2
1.2
1.0
羊出栏量
3107.49
2749.30
3.1
0.8
2.3
牛羊肉产量
87.53
77.68
3.0
1.3
1.7
牛肉产量
37.82
33.88
2.8
1.5
1.3
羊肉产量
49.71
43.80
3.2
1.2
2.0
数据来源: 2010-2014年新疆调查年鉴
1数据显示,新疆通过坚持“稳粮、调棉、兴果、促畜”方针,加快落实国家、自治区强农惠牧富民政策,把发展肉羊、肉牛产业作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牛羊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发展步伐加快,牛羊生产增速明显提升,年均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二)牛羊品种改良步伐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新疆肉牛品种主要有本地土牛、新疆褐牛以及西门塔尔、安格斯、海福特和夏洛莱牛,肉羊品种主要有哈萨克羊、阿勒泰大尾羊、巴什拜羊、巴音布鲁克羊、策勒羊等地方品种,这些牛羊品种虽对新疆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但也存在脂肪聚集力强、生长速度慢等不足,综合生产能力远低于国外专用肉牛肉羊品种。为改变新疆肉牛肉羊品种繁杂、质量不高的局面,自治区政府通过不断加大投入财政投入,努力提高种畜质量,促进生产水平提升。通过扶持20余家种羊(牛)场建设,大幅提高了种畜场的供种能力及种畜质量。2013年,自治区共向农牧民发放优质牛冻精231.6万剂,并发放7874万元,对6.46万头(只)合格种畜进行良种补贴,农牧民购置优良种畜的积极性高涨,全区肉羊肉牛品种改良进程加快。
加快生产母畜扩增,夯实产业建设基础。通过在北疆大力推广多胎母羊生产,在南疆大力实施安居增畜工程,加大区外引种力度,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区外引进生产母畜给予补助。在全区落实生产母羊引进和饲养补贴政策,使全区生产母羊存栏保持较快增长。如伊犁州人民政府出台了《良种母畜规模化养殖财政补贴办法》和《良种母畜保护管理办法》,引进良种牛羊6.8万头(只)。阿克苏地区加大“安居增畜”工程推进力度,引进优质生产母畜(牛羊)25.42万头(只)。哈密地区引进多胎肉用基础母羊5万多只。2013年仅南疆三地州能繁母羊就较2012年增加35.15万只。另外,自治区决定从2013年起,每年新增2.02亿元财政资金支持肉羊肉牛生产,从区外外购母羊每只补贴300元,母牛每头补贴2000元,大大调动了养殖户发展牛羊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了产能建设基础。
(三)牛羊养殖合作社逐年增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据自治区畜牧厅资料反映,2013年新疆已备案的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4836个,较2012年增加1633个,新增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586个。新疆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以上,比2010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新疆畜禽监测调查资料进一步显示,随着自治区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肉牛肉羊规模户数量迅速增加,饲养规模扩大。2013年新疆肉牛规模养殖户为611户,同比增长21.2%,奶牛规模养殖户为291户,同比增长36.6%(肉牛、奶牛规模养殖户按现存栏20头以上或年饲养量50头以上选取);2013年肉羊规模养殖户2412户,同比增长17.9%(肉羊规模养殖户按现存栏50只以上或年饲养量200只以上选取)。2013年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户存栏头数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3%35%,肉牛、肉羊出栏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98%37.9%
畜禽养殖合作社是连接养殖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规模养殖效益、抵御风险能力、疫情防控和防治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由于其生产的相对稳定性,对保障市场供给,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有明显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新疆新增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586个。昌吉州按照“23451”(两转三权四统五原则一分配)模式,组建草畜联营合作社53个,入股牲畜11.2万头只,入社牧民900多户,入社牧民实现了转移就业,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喀什地区大力推广“两化一社”发展模式,新增养殖合作社405个。
(四)牛羊肉价格涨幅较大,近期出现小幅回落
2009年以来,新疆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2013年的牛肉、羊肉平均市场零售价格分别达到了61.3/公斤和60.0/公斤,2013年的牛肉、羊肉均价是2009年的1.90倍,五年间价格翻了近一番,见表2
2 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价格变动情况表
单位:元/公斤
年份
牛肉价格
羊肉价格
2009
32.1
31.8
2010
35.7
38.4
2011
39.8
44.4
2012
43.0
49.3
2013
61.3
60.0
数据来源:2010-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
20142月份以来,随着全国畜产品价格总体下行,新疆畜产品价格总体下行,羊肉均价连续6个月小幅回落。据自治区畜牧厅提供的资料显示,新疆主产区出栏活羊价格同比降低150-200/只,出栏活牛价格较往年降低1000-2400/头,活畜价格下降20%,主销区牛羊肉价格下降10%左右,7月、8月羊肉均价分别为60.31/公斤、58.88/公斤,比全国羊肉均价分别低4.37/公斤、5.88/公斤;全区牛肉均价保持相对平稳,7月、8月牛肉均价分别为61.49/公斤、61.11/公斤,比全国牛肉均价低1.15/公斤、1.83/公斤,确保了全区牛羊肉市场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
价格回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一是自治区从2009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区的牛羊肉生产。同时自治区积极筹措资金,引导扶持养殖户、合作社及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牛羊生产,对推进牛羊养殖快速发展,保证牛羊肉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受维稳形势变化影响,2014年来疆旅游人数锐减,使区内牛羊肉消费量较往年明显下降。三是购入进口牛羊肉,增加牛羊肉储备及在节假日向市场投放储备肉等措施,对稳定区内牛羊肉价格也起到一定作用。四是受2014年受小反刍疫情影响,新疆活体牛羊及牛羊肉产品流通受阻,向区外调运数量均出现下降。五是受今年旱情影响,为减小越冬压力,养殖户大幅压缩非生产畜存栏,集中大量出栏牛羊,进一步压低了牛羊肉价格。
二、新疆牛羊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一)羊生产位居全国第二,牛生产稳步上升
2009-2013年,受惠于自治区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各项政策的出台落实,新疆牛羊生产稳步增长,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占全国总量比重稳步提升,存出栏量及肉产量在全国的位次稳中有升(见表3)。其中,羊存栏量及肉产量长期稳居全国第2位,出栏量由2009年的第3位上升至2011年第2位并一直保持至今;牛存栏量由2009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15位,出栏量及肉产量分别稳定在全国第10位和第8位。
3 2009-2013年新疆牛羊存出栏及肉产量占全国比重表
单位:%
年份
牛指标占比
羊指标占比
存栏
出栏
肉产量
存栏
出栏
肉产量
2009
3.1
4.6
5.3
11.0
10.3
11.2
2010
3.1
4.6
5.4
10.7
10.8
11.8
2011
3.1
4.4
5.2
10.7
10.9
11.8
2012
3.5
4.7
5.5
12.3
11.1
12.0
2013
3.6
4.8
5.6
12.6
11.3
12.2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畜牧业统计资料汇编》
(二)羊生产在西部八省区中位居前列,牛生产有待进一步提高
西部八省区(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是我国传统的肉牛及肉羊产区。2013年,新疆肉羊存栏、出栏及肉产量仅次于内蒙古,位居第二位。牛存栏量仅高于宁夏,位列第七,与其他省区存在较大差距;出栏量排在内蒙古、云南、四川之后,位列第四;牛肉产量仅次于内蒙古,排名第二位,这主要是新疆肉牛中西门塔尔牛及新疆褐牛占比较高,品种优良,牛单位肉产量比其他省区高。
4 2013年西部八省区牛羊生产情况表
单位:万头、万吨
省区
存栏量
出栏量
肉产量
牛存栏
羊存栏
牛出栏
羊出栏
牛肉产量
羊肉产量
内蒙古
612.4
5,239.2
320.2
5,401.1
51.8
88.8
四川
949.7
1,689.2
264.7
1,583.6
31.1
24.5
云南
730.4
929.1
275.7
792.4
31.8
14.0
西藏
617.9
1,558.6
134.5
532.5
15.9
8.6
甘肃
432.1
1,825.4
164.1
1,033.0
17.2
16.6
青海
452.2
1,460.2
105.4
622.8
10.3
10.5
宁夏
95.8
570.1
59.5
521.4
8.7
9.0
新疆
371.1
3,663.2
230.3
3,107.5
37.8
49.7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畜牧业统计资料汇编》
(三)牛羊产出量与内蒙古差距趋于缩小,保障市场供给能力逐步提高
新疆与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相近的内蒙古畜牧业生产情况比较来看,内蒙古2009-2013年牛肉产量由47.40万吨上升至51.79万吨,年均增速2.2%,低于新疆0.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由7.5%上升至7.7%,位居全国第八;羊肉产量由88.20万吨上升至88.80万吨,年均增速为0.2%,低于新疆3.0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由22.7%下降至21.8%,但仍居全国第一。尽管新疆在牛羊肉产量、尤其是羊肉产量方面与内蒙古差距依然较大,但牛肉产量在经历2012年的大规模“肉牛出疆”后,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差额并未进一步扩大。羊肉产量占比差额已由2009年的11.4个百分点,缩小到2013年的9.6个百分点,表明新疆当前肉牛肉羊生产处于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见表5、表6
5 2009-2013年新疆与内蒙古牛生产占全国总量比重对比表
单位:%
年份
牛存栏
牛出栏
牛肉产量
新疆
内蒙古
差额
新疆
内蒙古
差额
新疆
内蒙古
差额
2009
3.1
6.2
3.1
4.6
6.4
1.8
5.3
7.5
2.1
2010
3.1
6.4
3.3
4.6
6.5
1.9
5.4
7.6
2.2
2011
3.1
6.1
3.1
4.4
6.6
2.2
5.2
7.7
2.5
2012
3.5
6.0
2.5
4.7
6.6
2.0
5.5
7.7
2.3
2013
3.6
5.9
2.3
4.8
6.6
1.9
5.6
7.7
2.1
6 2009-2013年新疆与内蒙古羊生产占全国总量比重对比表
单位:%
 
年份
羊存栏
羊出栏
羊肉产量
新疆
内蒙古
差额
新疆
内蒙古
差额
新疆
内蒙古
差额
2009
11.0
18.1
7.1
10.3
20.0
9.7
11.2
22.7
11.4
2010
10.7
18.8
8.1
10.8
19.8
9.0
11.8
22.4
10.6
2011
10.7
18.7
8.0
10.9
19.9
9.0
11.8
22.2
10.4
2012
12.3
18.0
5.8
11.1
19.9
8.8
12.0
22.1
10.1
2013
12.6
18.0
5.4
11.3
19.6
8.3
12.2
21.8
9.6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畜牧业统计资料汇编》
三、新疆牛羊肉消费总量测算及消费特点分析
新疆牛羊肉产品消费包括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城乡居民户外消费和牛羊肉调出三个部分。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城乡居民收入、畜产品价格的变化等。本文牛羊肉消费总量测算基于现有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和从部门了解掌握的数据,消费总量为城乡居民家庭消费量、城乡居民户外消费量及牛羊肉调出量之和。
(一)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情况
1、城镇居民牛羊肉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疆城镇居民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加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量年均保持在14.72公斤。根据新疆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及各年度新疆城镇居民人口数量,推算获得2009-2013年度新疆城镇居民牛羊肉消费量,见表7
7 2009-2013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牛羊肉消费量测算表
单位:公斤、万人、万吨
指标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人均牛羊肉消费量
14.84
13.73
14.89
15.94
14.19
人均牛肉消费量
3.56
3.86
4.83
5.17
5.16
人均羊肉消费量
11.28
9.87
10.06
10.77
9.03
当年城镇人口数
860.21
933.58
961.67
981.98
1006.93
城镇人口牛羊肉消费量
12.77
12.82
14.32
15.65
14.29
城镇人口牛肉消费量
3.06
3.61
4.64
5.08
5.20
城镇人口羊肉消费量
9.70
9.21
9.67
10.58
9.09
数据来源: 2010-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
从表7中可以看出,新疆城镇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从2009年的14.84公斤,下降至2013年的14.19公斤,下降4.4%;城镇居民牛羊肉消费总量从2009年的12.77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14.29万吨,上涨11.9%,年均增长2.9%。上述数据显示,新疆城镇居民牛羊肉消费总量的上涨,源自城镇居民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居民人口由2009年的860.21万人,增加至2013年的1006.93万人,增长17.1%,年均增长4.0%,人口年均增速高出消费量1.1个百分点;随着牛羊肉价格的不断攀升,城镇居民通过购买其他肉类及禽类作为替代品,减少了对牛羊肉的消费量。
2、农村居民牛羊肉消费总量年均增长5.8%
新疆农村地区,尤其是南疆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饮食结构较为固定,牛羊肉作为穆斯林群众的传统食品,消费量尤其是羊肉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新疆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及各年度新疆农村居民人口数量,推算获得2009-2013年度新疆农村居民牛羊肉消费量,见表8
8 2009-2013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牛羊肉消费量测算表
单位:公斤、万人、万吨
指标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人均牛羊肉消费量
11.02
11.50
13.26
16.08
14.28
人均牛肉消费量
2.26
2.32
3.60
4.38
3.24
人均羊肉消费量
8.76
9.18
9.66
11.70
11.04
当年农村人口数
1298.42
1248.01
1247.04
1250.80
1257.37
农村人口牛羊肉消费量
14.31
14.35
16.54
20.11
17.96
农村人口牛肉消费量
2.93
2.90
4.49
5.48
4.07
农村人口羊肉消费量
11.37
11.46
12.05
14.63
13.88
数据来源: 2010-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
从表8中可以看出,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从2009年的11.02公斤增加至2013年的14.28公斤,上涨29.6%,年均增长6.7%,并在2012年人均牛羊肉消费量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牛羊肉消费总量从2009年的14.31万吨上升至2013年的17.96万吨,上涨25.5%,年均增长5.8%。上述数据显示,随着新疆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步伐加快,新疆农村居民人口数量由2009年的1298.42万人下降至2013年的1257.37万人,农村牛羊肉消费总量的上涨,主要源自农村人口人均牛羊肉消费量的增加。由于新疆农村地区可替代的肉制品较少,加上宗教氛围较为浓厚,尽管同样面临牛羊肉价格上涨问题,但依然难以阻止农村居民对牛羊肉需求的不断提高。
(二)居民户外消费量
居民户外消费是牛羊肉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消费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居民户外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居民在机关、学校、社团、工矿企业内部食堂就餐的集团消费量,这部分的消费会随着城乡居民外出就业人员及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二是居民(包括区外及国外游客)在家庭以外的餐饮企业(宾馆、饭店、酒楼等)的消费量,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饮食条件的改善和饮食观念的改变,餐饮业消费正以快速增长的态势发展。
国家统计局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我国17个省(市、区),抽取了1004个团体(机关、大中小学、工矿企业等)和1832个餐馆、酒店和酒楼等餐饮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利用国家统计局调查报告的相关结论,并考虑到新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假定新疆城乡居民在外就餐的饮食结构与在家就餐时保持一致,对新疆居民牛羊肉户外消费量进行测算。
1)集团消费量
集团消费指机关、企业、学校等职工、学生对牛羊肉产品的消费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按照2009-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提供的新疆就业人员及在校学生人数1259.06万人、1283.61万人、1340.56万人、1394.59万人和1479.37万人测算,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产品集团消费总量分别为12.54万吨、12.45万吨、13.97万吨、16.02万吨和14.24万吨(详见表9)。
2)餐饮业消费量
餐饮业消费是城乡居民到餐馆、酒店和饭店等餐饮企业就餐时消费牛羊肉的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食品安全信心增强以及城镇流动人口增多、旅游人数的增加,城乡居民外出就餐的人(次)数越来越多,对牛羊肉产品的消费总量也快速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结合2009-2013年新疆餐饮业营业额度推算,新疆餐饮业消费的牛羊肉总量分别为13.95万吨、19.69万吨、25.01万吨、30.53万吨和33.38万吨(详见表9
9 2009-2013年新疆集团和餐饮业牛羊肉产品消费测算结果
单位:万吨
消费主体
年份
牛羊肉
牛肉
羊肉
全疆集团
消费量
2009
12.54
2.78
9.76
2010
12.45
2.98
9.48
2011
13.97
4.14
9.83
2012
16.02
4.73
11.29
2013
14.24
4.09
10.15
全疆餐饮业
消费量
2009
13.95
5.12
8.83
2010
19.69
7.32
12.37
2011
25.01
9.27
15.74
2012
30.53
11.34
19.19
2013
33.38
12.32
21.06
(三)牛羊肉调出量
新疆牛羊肉味道鲜美,肉质细腻,一向受到疆外消费者的青睐,但受制于本地巨大消费需求的限制,新疆牛羊外调数量较为有限。根据自治区畜牧厅兽医局提供的2011-2013年新疆牛羊调出量数据,可推算获得新疆牛羊肉调出量(见表10)。
10 2011-2013年新疆肉牛肉羊调出量
单位:头、只、吨
年份
牛调出量
羊调出量
头数
产量
数量
产量
2011
0
0
22357
447.14
2012
90284
13792.64
41951
839.02
2013
40343
6272.17
95952
2093.75
备注:2009-2010年数据缺失
(四)新疆牛羊肉消费特点
1、城乡居民家庭牛羊肉消费总量稳步增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乡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不断增长,城乡居民家庭牛羊肉消费总量由2009年的27.08万吨,增长为2013年的32.25万吨,上涨了19.1%,年均增速4.5%
2、居民户外牛羊肉消费总量增速较快
根据2009-2013年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居民户外牛羊肉消费量快速上涨,在消费总量的占比迅速提升。2009年居民户外牛羊肉消费量为26.49万吨,2013年上升至47.62万吨,年均增长15.8%,其中2013年牛肉消费量16.41万吨,年均增长20.1%,羊肉消费量31.21万吨,年均增长3.4%。其中,集团消费量年均增速3.2%,餐饮业消费量年均增速24.4%
3、南疆地区羊肉消费比重明显高于北疆
据新疆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13年南疆城镇居民人均羊肉消费量为18.80公斤,分别比全区和北疆人均消费量高出2.1公斤3.4公斤;南疆城镇居民牛羊肉消费量占其肉类总量的74.1%,分别比全区和北疆高出33.8个和42.4个百分点,尤其是喀什、和田和克州羊肉消费比重分别高达84.8%81.0%79.2%
4、外调量很少。新疆牛羊肉主要以满足疆内消费为主,外调量极少。
四、新疆牛羊肉产消均衡分析
(一)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供消均衡表
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制作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供需平衡总表及牛肉、羊肉供需平衡表。
11 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产消均衡总表
单位:万吨
年份
生产量
消费量
调出量
结余量或
外补量
总计
城市居民家庭消费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
集团消费量
餐饮业消费量
2009
77.68
53.57
12.77
14.31
12.54
13.95
——
24.11
2010
82.42
59.31
12.82
14.35
12.45
19.69
——
23.11
2011
80.20
69.84
14.32
16.54
13.97
25.01
0.04
10.32
2012
84.17
82.31
15.65
20.11
16.02
30.53
1.46
0.40
2013
87.53
79.87
14.29
17.96
14.24
33.38
0.84
6.82
12 2009-2013年新疆牛肉产消均衡表
单位:万吨
年份
生产量
消费量
调出量
结余量或
外补量
总计
城市居民家庭消费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
集团消费量
餐饮业消费量
2009
33.88
13.89
3.06
2.93
2.78
5.12
——
19.99
2010
35.47
16.81
3.61
2.90
2.98
7.32
——
18.66
2011
33.76
22.54
4.64
4.49
4.14
9.27
0
11.22
2012
36.16
26.62
5.08
5.48
4.73
11.34
1.38
8.16
2013
37.82
25.68
5.20
4.07
4.09
12.32
0.63
11.51
13 2009-2013年新疆羊肉产消均衡表
单位:万吨
年份
生产量
消费量
调出量
结余量或
外补量
总计
城市居民家庭消费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
集团消费量
餐饮业消费量
2009
43.80
39.67
9.70
11.37
9.76
8.83
——
4.13
2010
46.95
42.52
9.21
11.46
9.48
12.37
——
4.43
2011
46.44
47.29
9.67
12.05
9.83
15.74
0.04
-0.89
2012
48.01
55.69
10.58
14.63
11.29
19.19
0.08
-7.76
2013
49.71
54.18
9.09
13.88
10.15
21.06
0.21
-4.68
注:结余量或外补量是生产量与消费量和调出量之和的差值,是约略数据。
(二)牛羊肉供需状况基本判断
新疆牛羊产消处于紧平衡状态,羊肉产消紧平衡状况始于2011年,2012年有所扩大,2013年有所缩小,进一步表明自治区2012年开始推进的三年肉羊出栏规划及发展肉羊生产的政策措施正在显现其效应。从表11- 13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之间的差值(结余量或外补量)在逐年缩小,牛羊肉消费量占生产量的比重由2009年的69.0%上升至2013年的91.2%,峰值为2012年的97.8%。牛羊肉生产量仅能基本满足新疆本地居民及赴疆游客的消费需求,外调能力严重缺乏。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生产总量年均涨幅为3.0%,同期新疆牛羊肉消费总量年均涨幅为10.5%,大大高于生产年均增速,供需缺口加大。消费量的迅速增长直接导致了牛羊肉价格的快速上涨,结合表2数据分析,2009-2011年,新疆牛羊肉产量,尤其是牛肉产量足以保证居民消费需求,牛羊肉价格上涨较为温和,但随着2012年新疆肉牛外调量增加和调入量的降低,市场牛肉供需出现紧张,造成2013年牛肉价格比肩或略高于羊肉价格,在同等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更多选择安全度高的羊肉,推动羊肉的价格迅速上扬,并呈高位运行。
(三)新疆牛羊肉消费趋势分析
利用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消费量建立长期趋势模型,对新疆牛羊肉长期消费趋势进行预测。
14 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消费量长期趋势模型
年份
时间顺序t
消费总量y
t2
ty
消费总量y
t2
ty
2009
1
32.13
1
32.13
41.86
1
41.86
2010
2
32.78
4
65.56
42.96
4
85.92
2011
3
33.54
9
100.62
44.95
9
134.85
2012
4
34.66
16
138.64
47.71
16
190.84
2013
5
36.89
25
184.45
48.20
25
241.00
合计
15
170.00
55
2550.00
225.68
55
3385.20
可得到趋势方程式为:
Y牛肉=11.0855+3.34T   R2=0.8998
Y羊肉=35.2110+4.22T   R2=0.9026
利用上述模型和分析,对新疆2014-2018年牛羊肉消费量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见表15
15 2014-2018年新疆牛羊肉消费量预测表
单位:万吨
年份
牛羊肉
牛肉
羊肉
2009
92.42
31.90
60.53
2010
99.98
35.24
64.75
2011
107.54
38.58
68.97
2012
115.10
41.92
73.18
2013
122.66
45.26
77.40
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上述方法求得新疆牛羊肉生产趋势模型:
Y牛肉=32.85+0.86T   R2=0.6497
Y羊肉=43.08+1.29T   R2=0.8743
五、新疆牛羊生产和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牛羊肉生产量与消费量长期趋势模型测算,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消费量增速高于生产量增速,牛羊肉消费量缺口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多措并举,提升牛羊肉生产发展速度,保障供给。当前新疆牛羊肉生产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发展生产资金不足
仔畜、饲料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造成养殖成本不断上升。由于生产母畜货源紧缺,仔畜及架子畜供应不足,价格一路走高,2011年购入200公斤左右的牛犊仅需5000多元,而2013年则需800010000元。玉米、棉粕、葡萄籽、苜蓿、等饲草料价格也年年上涨,2014年三季度,乌鲁木齐的青贮玉米为0.50/公斤、苜蓿2.2/公斤、油渣2.6/公斤、麦草0.80/公斤,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10%85%78%。牛羊规模养殖需额外雇佣工人,但受制于工作形式单一、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较差等因素,对年轻人吸引力较低,目前虽然人工费用每月30004000元,但依然存在招工困难,而招到有知识、有头脑、懂技术的工人更难。另据自治区畜牧部门调查资料,2014年上半年受牛羊肉价格下跌影响,大部分农区育肥户肉羊养殖利润低于50/只,肉牛利润在300/头左右,部分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损。半农半牧区及牧区肉羊养殖户利润较往年下降每只100元,肉牛养殖利润由上年的1000元下降每头700元左右。
目前农业用地不能做抵押,活畜牛羊无法做抵押物,现行银行贷款手续复杂,贷款额度较小,贷款利息高,面对价格高企的架子畜,3-5万元的贷款额度可谓杯水车薪;而且贷款周期较短,大多数贷款期限仅为一年,畜牧业生产一般2-3年后才能见效,致使养殖户获取资金难度加大,难以扩大养殖规模。
(二)规模化养殖水平低,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规模化养殖受到场地不足的制约。当前牛羊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规模化养殖,对土地需求量大;但养殖用地规划协调难度较大,获取大片土地较为困难。如乌鲁木齐市随着城区的扩大,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养殖场规模扩张受到饲草屯积和养殖圈舍场地双重限制,拆迁新建扩大养殖场地,又为发展规模化圈养带来重重困难。而传统的中小养殖规模户大多在自己居住的房前屋后建圈舍养殖,要扩大养殖规模,通常也会遇到养殖用地不足的困难。与此同时,牧区定居点水利工程建设滞后、不完善,牧区牧民饲草料地开发建设步伐缓慢、牧区存在“有房无地、有地无水”现象。无大规模的灌溉性饲草料基地、牧区草原地严重不足,现已开发的草料地与牧区牧民对饲草料需求量的差距极大。
(三)疫病风险加大,防治难度提高
近年来,尽管自治区各地通过加强防疫,没有发生大范围突发性严重疫情,但在部分地区,牛羊疫病仍时有发生。当前,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防疫人员力量和技术水平均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情况,防疫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防疫检测设备数量少且较为落后、信息发布不及时等,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新疆牛羊生产发展和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肉羊离开天然草场进行圈养后,由于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加之营养摄入不全面,使肉羊过度“偏食”而导致抗病能力减弱,疫病死亡情况较为容易发生,使养殖风险增大,进一步推高了养殖成本。
(四)牛羊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不够,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和养殖场(户)环保及法律意识淡薄,监管不力,地方卫生及检验检疫部门受人员及经费的制约,监管存在漏洞,少数养殖户将病死牛羊自行就近掩埋甚至随地丢弃,对环境影响较大。二是新疆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不健全,技术水平尚待提高。基层畜牧管理部门以及部分养殖场(户)缺乏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知识,填埋环节时常会出现选址不合理、掩埋不深、消毒不严等问题,造成二次污染,也给动物疫病防控留下隐患。三是无害化处理费用较高,但缺乏赔偿机制,治污难度较大。目前具备处理病死公牛能力的中等无害化处理设备售价在10万元以上,所需投入较大,且政府对病死牛羊的处理并无相关方面补贴。即使采用填埋法,由于新疆冬季冻土层在1.5以上,需养殖户自身出资雇佣挖掘机械完成填埋井的挖掘工作,养殖户为降低处理成本,简化了处理流程,加大了防疫风险。
(五)肉食品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理念有待改善
新疆属于穆斯林群众聚居区,肉类消费过分依赖牛羊肉,2010-2012年新疆城乡居民牛羊肉消费量占家庭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64.54%64.23%66.64%,远高于全国10%左右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喜食牛羊肉的特殊偏好,导致新疆牛羊生产压力不断增加。2009-2013年新疆牛羊肉产量年均增速为3.0%,其中牛肉产量年均增长2.7%,羊肉年均增长3.2%,较低的生产增速越来越难以满足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需求。而以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著称的禽肉在2012年新疆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中所占比例仅为26.9%14.7%,较全国30.1%21.5%的平均水平分别低了3.26.8个百分点。如果新疆城乡居民家庭禽类消费量提升至全国平均水平,将至少替代1.68万吨的牛羊肉消费,对于缓解牛羊肉供需矛盾具有一定作用。
六、促进新疆牛羊生产与消费均衡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金融信贷服务,化解养殖户资金难题
从增加贷款规模和品种、降低利率、扩大抵押物范围、延长贷款周期等方面不断创新,扩大牛羊养殖贷款总量规模,增加贷款品种;提供贷款贴息,降低养殖户资金成本,扶持重点规模养殖户做大做强;逐步扩大抵押物范围,解决散养户担保难、贷款少的问题;根据牛羊生产周期长的特点,适当发放中长期贷款,缓解养殖户还款压力。探索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快制定和完善金融信贷支持肉羊肉牛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大力扶持牛羊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规模养殖在提高养殖效益、抵御风险能力、疫情防控和防治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由于其生产的相对稳定性,对保障市场供给,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有很大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加强政策性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促进饲养方式转变,提高集约化规模养殖水平。支持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和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建设肉羊肉牛规模化养殖场,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牛羊养殖基地和园区,提高肉羊肉牛生产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牧区大力发展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家庭牧场,通过草场和牲畜合理流转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牧区肉羊肉牛生产组织化程度。
(三)强化监督检查及行政执法力度,加快牲畜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严把产地和屠宰检疫关,对不合格牛羊必须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实做到“四不准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牛羊及其产品,对死亡牛羊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病害牛羊及其产品流入市场,上到餐桌。强化卫生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的协作,对涉嫌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畜禽及加工制售肉制品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予以严厉打击,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要予以曝光,保持监督执法的常态化。
尽快启动集中式牲畜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根据各县市牛羊发展情况,规划修建规模适当的牲畜集中无害化处理场所;对于养殖较为集中的县市以乡镇为单位建设专门的无害化处理点,对辖区内病死牲畜统一进行集中处理。病死牲畜的运输需符合相关检疫标准,并接受动物检验检疫及卫生部门的监督。在收运、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标准规范要求操作,避免处理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二次污染。无害化处理场选点上应注重科学选址,尽量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避开公众视野,并做好标识。
(四)合理引导居民消费,逐步转变消费观念
为缓解目前牛羊肉供需紧张的状况,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逐步转变消费观念,发挥禽肉的替代作用。一是大力推进家禽养殖业发展,加大对禽类良繁体系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区内家禽生产持续快速发展,为居民替代消费提供充足的禽类制品保障。二是做好禽类疫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防疫制度,加强养殖场区卫生消毒工作,定期为家禽注射疫苗,严防“禽流感”等疫病的发生及传播,确保禽肉产品质量,消除消费者后顾之忧。三是做好清真禽肉加工工作,鼓励禽肉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加工流程,确保加工各环节符合伊斯兰标准,所生产的禽肉制品能够满足符合林群众的饮食需求。四是做好清真禽肉制品宣传工作,既要宣传禽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易于消化吸收等优势,引导群众逐步接受禽肉的替代功能,又要多渠道加强正面宣传,消除城乡居民对禽流感的误解和恐慌心理,恢复消费者信心,保证禽肉制品的正常销售。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