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改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有所降低,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增加。2014年二季度新疆小微工业抽样调查显示,小微工业企业银行贷款利息同比增长25.75%,而民间借款利息同比下降90%,银行贷款已开始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从问卷调查来看,仅有1.8%的企业有需求并全部借到, 4.0%的企业有需求大部分借到,7.3%的企业有需求少部分借到,24.5%的企业有借款需求但没能借到,62.4%的企业选择了依靠自有资金。新疆小微企业仍然存在资金紧张,融资困难问题,银行“门槛”仍然偏高。
一、造成目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银行“门槛”依旧存在,企业融资需求有所下降
尽管国家和自治区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从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服务功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但作为追求盈利的金融企业,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仍比较谨慎,抵押物足值、良好的信用记录、风险可控等约束条件仍是大多数小微企业可望不可及的现实“门槛”。从2014年二季度的小微工业企业调查问卷看,有62.8%的企业表示无借款需求,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据调查,不是企业不缺钱,而是由于贷款门槛仍然偏高,审批程序复杂,效率较低等原因,企业被迫放弃或减少银行贷款。
(二)审批手续复杂,融资成本较高
目前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银行贷款,但大部分小微企业表示,银行贷款普遍存在门槛高、程序多、抵押担保难、审批时间长、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与企业“快、急、频”的资金需求产生矛盾。如新疆双格热力有限公司在银行借款6500万元,贷款期限5年,年利率8.6%,从申请到准备审查各种材料花费6个月,再到签合同和发放贷款又等待了近3个月,期间往返银行60多次,花费评估费4万元以上、公证费每年0.9万元、保险费每年1.2万元以及利息、各项手续费和必要的人力成本、车船费等支出费用,企业测算其融资成本已超过10%。而大部分小微企业由于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资产登记不完整,往往需要找担保公司担保,而担保费率一般为3%以上,企业贷款成功后担保费直接从贷款额里支付,这就大大增加了贷款成本。
(三)审批时间过长,延误企业资金需求
小微企业一般资金周转快,所需资金数额也比较少,但是审批过程少则需要十多天,多则几个月,导致一些小微企业在急需的情况下拿不到贷款资金,耽误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如新疆济康科技有限公司反映,公司第二次向银行贷款,有了一定的贷款信用度,贷款额度为300万元,贷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7.25%,固定资产抵押物评估按50%折算,从申请到获得贷款用时约3个月。期间往返银行10多次,花费的主要费用包括利息、各项手续费和必要的人力成本、车船费等支出费用。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期盼
(一)继续完善细化落实好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
与大中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规模小、资产少、水平低,往往难以完全达到贷款标准。建议进一步细化金融扶持政策,针对小微企业不同性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措施,让金融扶持政策真真正能为小微企业发挥 “输血”作用,进一步推动落实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和多层次担保机构的建立,发挥各种融资渠道作用。
(二)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周期
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贷款多为一年期,一般是分期付利息,到期还本再续贷,每年都要重新办理贷款手续,支付相关额外费用。建议在审批流程设置和时间安排上,简化或整合审核环节,实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一次性考察、一次性放贷,提高效率,缩短放贷时间,减少额外成本并节约时间。另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评估手续改为两年或三年一次,节约时间的同时也能节约成本。
(三)大力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
大力发展混合制股份制银行、县域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增加小规模的信贷供给者数量,有效降低融资门槛。一方面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出更多新兴融资工具;另一方面鼓励国有金融机构放下身段,积极探索尝试更为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使企业根据自身使用资金和还款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的贷款品种和还款方式,以减轻企业用款压力。例如新疆天山农商银行提出的联保、协保等制度有效化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金融企业风险防范中的矛盾,成为目前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首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