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通过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以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积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了解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等经营主体对国家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工件的反映,2014年3-5月,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通过走访工商管理部门和企业、个体户,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亮点
(一)“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今后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实行由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等,并对出资情况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二)“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今后开办企业或个体经营只要到工商部门直接登记即可,办照后,再要求企业去办理各种许可证件。(三)“检验制度”改为“报告制度”,过去企业每年3月1日至到6月30日都必须向工商机关提交年检材料,申请办理年检,今后企业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报年检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企业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四)“一址多照”改为“一照多址”,放宽了经营户住所登记条件,不仅同一地址可以登记两个以上市场主体住所,而且经营户提交住所权属证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房产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或区管理机构出具使用证明,即可登记注册。
此次改革最引人关注的是公司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注册资本不再有最低限额,注册公司也无需提交验资报告,股东主要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无论多少均可注册成立一个公司,需要提交的材料规范及文书规范全面简化,材料规范由原先的64种缩减到30种,文书表格由原先的87种缩减到58种,营业执照由原先的15种整合到8种。
二、新增市场主体大幅增加,创业热情高涨
2014年3月各地陆续正式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来,前往工商部门咨询的人员大量增加,新设立市场主体户数也大幅增长。据喀什地区工商部门统计,3月份以来受理电话或现场咨询2000余人(次);伊犁州直工商部门3月份新登记市场主体2417户,较2月份净增1377户,环比增幅达132%,同比增幅15%。
据乌鲁木齐市工商局统计,自3月10日新政实施以来,乌鲁木齐市新增市场主体呈现成倍增长态势,“两多”态势明显,一是新增登记主体明显增多,至4月30日私营有限公司登记主体2086个,较2013年同期增长92%;二是冠名申领件数迅猛增长,仅冠“乌鲁木齐”名称提交注册审核2410件,较上年同期名称审核412件相比,增长485%,其他如“新疆”、“市属区县”的冠名申请件数也是同期三倍以上的增加量。从上述数据分析,企业登记注册改革影响力正在逐渐显现,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企业注册登记的数量还将有较大的增长。
相对于企业登记的大幅增加,个体户登记数量则显平稳,有些地方新增个体户登记注册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据工商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主要是个体户加快向企业或公司“转型”的结果。公司注册门槛大大降低,相对于个体户的类型,创业者更愿意选择公司制企业进行登记注册,既能较清晰地明确股权与连带责任等问题,也能更好地提高知名度、享受小微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在此次改革实施之前,很多准备注册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已经通过宣传报道了解到改革的内容,并在新政实施后去注册,因此在3月呈现出新设企业大幅增加现象。另外此次改革涉及个体工商户方面主要是集中在简化材料及办理程序方面,在资金门槛降低后,一些原本受资金限制只能注册个体户的工商户选择了注册企业。
三、各方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反映
《方案》出台后,政府及市场主体均反映积极:
政府相关部门认为《方案》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信用体系建设。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围绕公司设立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公司的设立门槛,简化登记程序,还权于市场和市场主体,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取消企业年检制度,构建企业申报制度,对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促进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企业和个体户等市场主体认为,门槛降低,程序简化,成本下降,效率提高,对企业诚信管理意识明显促进。一是资本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实收资本改认缴资本,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减轻了创业成本和资金压力,也消除了悬在企业头顶的三把刑事罪名利剑(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虚假出资罪);二是住所登记手续简化,办证效率更高,从工商部门受理登记到领取营业执照最快仅需十多分钟,喀什地区工商局推行的并联审批工作,由过去的多部门递交资料、等候审批的8-10天缩短为现在的工商收取资料、相关部门并联审批的1-3天。新办理登记业务的企业普遍表示改革后登记流程便民、服务高效,年度检验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使得经营主体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已注册企业目前关心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是否会造成皮包公司泛滥,从而增加企业的交易风险;二是今后对于已注册企业各项手续的办理能否更为简化。
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过程虽然开展了不到3个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改革全面实施,企业及个体登记数量不断增加,而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与日益增加的工作量明显不成比例,部分工作人员对新的职责不适应,对改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认识和准备不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调查走访中看到,克拉玛依市工商局业务大厅每个办理业务的窗口都有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现象。据工作人员介绍,自3月份以来,企业注册登记科的3名工作人员每天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急需增加人手。
(二)方案出台与配套的制度措施脱节
据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反映,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相关管理部门只接到通知,未得到系统的实施和操作培训,使得在实际操作中边学边干,效率不高。有的企业对相关咨询得不到明确答复,办事心里没底。
(三)对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的企业监管有待加强
新注册的企业或个体,存在注册资金夸大,个别企业存在虚假注册,没有认缴资金,一些皮包公司则正大光明的进行多个虚假注册,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由于信用管理平台建设还没有正式上线实施,缺乏对企业有效的监督管理,企业与企业合作诚信认知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交易风险。博州振兴汽车综合技术性能检测中心管理人员胡雷表示:“担心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太健全的情况下,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会出现皮包公司数量增加现象,企业经营环境变差,给企业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对企业的有效监管。
(四)个体户验照暂停,配套制度未能跟上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暂停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具体方法、时间届时通知。从发布通知到现在已经过去5个多月,相关配套管理办法仍在研究、制定中,基层工商部门对于如何在暂停期开展宣传、解释、政策研究、实施准备工作缺乏制度指引,给基层工作带来不便,对大部分个体工商户来说也是个悬而未决的“心病”。
(五)企业对新的管理模式不适应,习惯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
改革实施后,仍有部分企业在成立公司时,出于对政策的不了解、担心被罚款或会增加其他不必要的麻烦,仍按照原来的制度要求进行注册公司,准备了多余的注册资金等相关手续。
(六)新政宣传有待加强
一些企业正常申请工商年检时获悉年检改为报告制,由于办理流程还未细化,不清楚改革后如何进行企业年度报告申报;有个体经营户表示根本不了解该项政策,关注程度较低,说明新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但经过简单介绍政策范围及变革重点,受访者均表示认可及赞同,认为对小企业或个体户做大做强具有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