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116_4089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当前新疆物价形势分析

2014年01月16日 访问量:
20131-8新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同比上涨4.2%,涨幅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物价形势总体平稳,春节后各月间CPI环比涨幅呈小幅下降趋势。
一、1-8月新疆CPI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CPI八大分类 “七升一平”
1-8月, CPI八大类同比除了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持平以外,其他七大类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最高的食品类价格上涨8.9%,其次是居住类价格上涨3.6%,烟酒类价格上涨2.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类价格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类价格上涨1.3%,衣着类价格上涨0.1%。
(二)价格涨幅逐月回落
1-8月份,新疆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4.6%、4.5%、4.1%、4.3%、4.2%、4.1%、4.1%、3.9%。1、2月份受元旦、春节假日消费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3月份以后逐月回落,涨幅分别为1.4%、1.1%、-0.5%、-0.1%、-0.5%、-0.5%、-0.3%、0.1%。
春节过后,鲜菜、鲜蛋、猪肉价格出现明显回落,物价涨势有所减弱。虽然月度间各种食品价格因为多方面原因存在一定波动,但幅度不大;进入6、7月份,牛羊肉价格涨幅同比也明显回落,部分地区7、8月份羊肉价格出现下降。
(三)新疆CPI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8月,新疆CPI同比上涨2.5%,同期新疆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在全国三十一个省(市、区)中排列第二位,比全国第一位的青海省低0.5个百分点,比全国CPI涨幅最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出2.5个百分点。
(四)农村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城市
1-8月,新疆城市CPI同比上涨4.0%,农村上涨4.7%,农村CPI涨幅高于城市0.7个百分点。1-8月份,CPI涨幅高于全疆平均涨幅4.2%的有7个市(县),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莎车县(5.3%)、博乐市(5.1%)、吐鲁番市、和田(5.0%)。
 
 
1-8月份全区各调查市县价格指数表
地 区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食品类价格指数
全区
104.2
109.0
乌鲁木齐市
103.5
107.1
克拉玛依市
104.8
111.2
吐鲁番市
105.0
110.6
哈密市
104.0
108.8
昌吉市
104.5
112.1
博乐市
105.1
109.3
库尔勒市
103.5
109.0
焉耆回族自治县
103.9
108.4
阿克苏市
103.6
108.8
库车县
103.5
106.5
阿图什市
103.1
105.6
喀什市
104.3
109.0
莎车县
105.3
112.9
和田市
105.0
110.0
伊宁市
103.7
107.6
塔城市
103.4
107.9
沙湾县
103.8
108.5
阿勒泰市
104.2
108.3
 
、影响新疆CPI变动的主要因素分析
虽然1-8月份新疆CPI环比涨幅有所回落,但涨幅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月份影响物价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翘尾因素占主导地位
1-8月份,新疆居民消费价格4.2%的涨幅中,翘尾因素为2.8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66.7%,新涨价因素为1.4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33.3%,翘尾因素占主导地位。
2012年CPI上涨对今年1-8月造成的翘尾影响为2.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影响超出全国一倍以上,是造成1-8月CPI难以回落的主要原因。
2013年1-8月份全国与新疆CPI涨幅及翘尾影响
月份
CPI涨幅
翘尾影响
全国
新疆
全国
新疆
1
2.0
4.6
1.0
3.1
2
3.2
4.5
1.1
2.0
3
2.1
4.1
0.9
2.1
4
2.4
4.3
1.0
2.4
5
2.1
4.2
1.3
2.8
6
2.7
4.1
1.9
3.2
7
2.7
4.1
1.8
3.5
8
2.6
3.9
1.1
3.2
                                      单位:%
 
(二)食品价格涨势突出
1-8月,新疆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8.9%,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3.2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77.4%,仅此一类影响就超出全国CPI涨幅0.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肉禽及其制品、菜类、蛋类价格上涨分别推动CPI上涨1.45、0.24和0.17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合计达44.3%;同时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使得食品类价格重心上移。以上几类价格上涨带动了在外用膳价格的上涨9.5%,影响总指数上涨0.57个百分点。
1-8月,新疆食品类价格涨幅高于全国,主要体现在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和粮食上,涨幅分别高出全国12.1、7.1、2.7和2.5个百分点。
 
 
2013年1-8月新疆与全国CPI对比表
项目名称
全国
新疆
新疆比全国
(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5
104.2
1.7
一、食品
104.2
108.9
4.7
    
105.0
107.5
2.5
 肉禽及其制品
103.8
115.9
12.1
 
108.5
115.6
7.1
 水 产 品
103.3
106.0
2.7
    
103.7
105.4
1.7
    
104.9
100.6
-4.3
二、烟酒及用品
100.7
102.4
1.7
 
三、衣着
102.3
100.1
-2.2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5
101.3
-0.2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5
101.6
0.1
 
六、交通和通信
99.6
100.0
0.4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4
101.4
0.0
 
八、居住
102.9
103.6
0.7
 
(三)生产成本上升,物流成本高
首先,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减少,劳动力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大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在农业生产中,农资价格和农业人工成本的提高推升了农产品价格。而农产品涨价一方面直接表现为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又推动多个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其次,新疆本地工业品自给率较低,日用工业消费品主要依赖关内调进,由于地处内陆,远离全国中心市场,路途比较遥远,造成商品物流成本不断升高,变相推高商品价格。近几年新疆南疆物价涨幅高于北疆,北疆高于乌鲁木齐,运距长、费用高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服务项目、房租、公共服务产品价格明显上涨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推动 1-8月新疆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1%。其中涨幅较大的有住房维护修理费用价格上涨12.1%,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0.8%,家庭服务价格上涨9.5%。私房房租上涨5.6%,住房估算租金价格上涨5.1%;此外,今年以来公共服务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1-8月全区景点门票价格上涨17.1%,有线电视费上涨7.1%,停车费上涨5.0%,出租汽车交通费上涨6.0%。
三、新疆食品价格涨幅高于全国的原因
1-8月新疆CPI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翘尾因素影响外,食品价格涨幅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也是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所致。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受民族风俗及消费习惯影响,肉类消费基本以牛羊肉为主,食品消费中的牛羊肉比重大大高于全国,因此,牛羊肉价格上涨给新疆CPI带来影响也远远高于全国。今年春节过后,全国肉类价格出现明显结构性变化,猪肉价格一路下滑,而牛羊肉价格不断走高,1-8月新疆牛肉价格同比上涨42.6%,羊肉价格上涨21.4%,仅这两项即影响总指数上涨1.1个百分点,直接拉大CPI与全国的涨幅距离。
    近年来牛羊肉价格成倍上涨,对新疆CPI造成很大上涨压力。今年8月,所调查的21个市县牛、羊肉价格均在60元上下,个别调查市县牛、羊肉价格已高达65元左右。
新疆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原因,一是近年来新疆牧区草场载畜量明显减少,农区牛羊规模化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供应与多元化市场需求存在缺口,从而造成市场牛羊供给量持续偏紧。二是各类饲草价格、用工成本不断攀升推动牛羊肉价格上涨。三是区域价格不平衡,导致牛羊肉外流。
  四、对策和建议
今年以来,新疆各级政府为控制市场物价上涨,切实保障民生,采取了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费用,适时投放储备菜、储备肉及进口牛羊肉等多项措施,对稳定物价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1-8月情况看,新疆CPI环比出现小幅回落趋势。同时9月以后新疆物价翘尾因素影响将明显减弱,这是控制物价的有利因素。但近来猪肉价格出现反弹,入冬后蔬菜价格变化不确定,特别是1-8月新疆CPI平均涨幅已达4.2%,据测算,如果完成 4%的控价目标,后4个月必须将CPI控制在3.6%以内,实现4%的控价目标难度较大。
因此,要实现今年的控价目标,从今后几个月看,一是要全力做好节假日的粮油肉蛋菜等食品、副食品的供应,特别是国庆节、古尔邦节的牛羊肉供应;二是确保今年冬季的蔬菜供应;三是从严控制新涨价因素。从长远来看,保持市场物价稳定,必须增加供应,完善调控措施。
(一)扶持农牧业生产、扩大牛羊肉、蔬菜等的供应,从根本上解决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
(1)大力扶持牛羊等畜牧业生产。一是解决饲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二是加快牛羊养殖基地建设,研究多胎繁殖技术。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可行的扶持性政策,调动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增加牛羊肉供应量。
(2)增加蔬菜供应量。一是重视“菜篮子”工程,尤其是提高冬季蔬菜自给供应能力,二是加大对蔬菜种植户的相应补贴,调动种植积极性,三是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力度,保障供应。
(二)建立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工程
针对关系国际民生的粮、油、肉、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根据不同地州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商品储备的种类和规模,合理布局储备库,增强各级政府对市场物价调控能力。
(三)加强流通环节管理,降低农副产品流通环节成本
促进蔬菜等鲜活商品产供销一体化,探索自治区大中城市农副产品保供稳价新模式。要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农贸市场收费、零售商供应商收费,打击利用市场优势地位随意设立的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等价格违法行为。继续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强化涉企经管服务性收费管理。
建立农副产品 “绿色通道”,减少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实现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市场价格。加大直销店物流派送补贴力度,降低市场和超市的入场费、摊位费,补贴平价商店租金,降低蔬菜流通成本。
(四)加大价格监测、预警力度
建立物价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价格监测网点,扩大覆盖面,提高价格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完善应对价格较大波动应急预案,严格防范各流通环节哄抬物价的行为,必要时对生活必需品进行价格干预,控制价格不合理变化。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管,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加大宣传保供应、保民生措施,定期发布主要副食品价格信息,使民众理智应对价格变化现象。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