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809_4046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2013年上半年新疆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2013年08月09日 访问量:
2013年,自治区继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除续建项目外,新增18个项目,共25大类100个项目,涉及到衣食住行、就业、医疗、教育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同时,前两年民生工程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上半年居民收入快速增加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68.75元,名义增长14.0%,增速居全国第四位,比全国增速快2.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4.84元,名义增长10.9%,比全国增速快1.8个百分点,增速并列全国第三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一、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4.0%
(一)工资性收入人均600.87元,增长69.4%,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率达61.2%。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加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拉动。一是2012年下半年自治区提高村干部、基层代课老师等人员的生活费和报酬补助,提高了部分地区类别。二是民生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和对口援疆力度加大,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农村劳动力生产经营观念逐渐转变,务工就业方式由被动务工逐步转变成主动务工。四是雇工价格快速上涨。今春春耕期间,雇工价格达到12元/小时。2013年一、二季度农村外出从业人数比重同期分别高出1.2和1.8个百分点,外出月收入为3354和2648元,分别增长42.7%和33.9%。
(二)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2250.53元,增长4.3%。
1.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1728.21元,减少27.92元。
(1)农业现金收入人均622.34元,减少194.72元,主要原因是出售上年结余农产品数量有所减少。
(2)林业现金收入人均109.32元,增加34.32元,增长45.8%,主要是出售木材、苗木收入增加。
(3)牧业现金收入人均996.43元,增加132.36元,增长15.3%,主要是以牛羊价格的走高,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溢价收入,仅牛羊涨价就为农村居民人均带来80元的溢价收入。
2.非农产业现金收入人均522.33元,增长30.0%,直接拉动增收4.2个百分点,其中二产现金收入人均90.58元,增长17.4%,三产现金收入人均431.74元,增长33.0%。
非农产业增收主要是受大发展大投入环境气候带动,促进农村二产建筑业、三产批零贸易和餐饮业得到快速发展,上半年农村居民建筑业、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现金收入分别增长了43.0%和60.0%。
(三)财产性收入人均115.30元,增长13.7%。财产性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农机具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激发了农村居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带动农业机械租赁市场的发展,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租赁农业机械收入18.83元,增长18.5%;二是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积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参股入股投资行为,农村居民入股分红等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入股分红等收入18.12元,增加11.78元。
(四)转移性现金收入人均302.04元,增长19.5%。其中来自民生建设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等补贴收入267.09元,增长21.9%,带动农民增收1.7个百分点。农村离退休人员工资的提高,社会救助力度的加大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的到位,促进了农民转移性现金收入的快速增加。
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9%
上半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4.84元,名义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均工资性收入7247.86元,增长4.8%,主要源于工资上调。
1.2012年底,对全区76个县市区的地区类别进行了调整。
2.2012年下半年启动的惠民政策效应继续发酵。如提高爱国宗教人士生活补贴标准,提高新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津补贴标准。
3.最低工资标准上调。2012年6月1日,自治区第十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分为4个档次,第四类地区上调幅度最大,达22.5%。
4.实施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标准调整后,新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已调整的15个省区中居第4位,在西北地区列第1位。
(二)人均经营净收入1024.82元,增长25.2%。微小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收益增加,特别是餐饮、交通运输和住房装修业经营收入快速增加,带动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
(三)人均转移性收入2382.82元,增长20.1%,其中城镇居民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68.35,增长了17.6%。转移性收入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有所提高,1月份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在上年末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发160元。二是自治区根据价格上涨情况对237.17万低收入人群给予补贴。1-5月份自治区共发放了1.4亿生活补助,同比多发放了0.1亿元。
(四)人均财产性收入85.81元,增长3.0%,因绝对数额较小,对收入贡献作用有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挤压生产经营利润空间。
上半年农村居民购买农业种子价格上涨75%,农业用玉米饲料价格上涨14%,牧业用其他饲料价格上涨12%,购买仔、幼畜价格上涨110%,购买育肥周转畜价格上涨96%,因上述几项价格上涨,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生产费用就多支出125多元。
(二)受禽流感疫情影响,禽蛋养殖户的销售受阻,养殖户亏损较大。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活鸡出售量减少2.85公斤,减收28.37元,人均鸡蛋出售量减少4.17公斤,减收25.72元。
四、建议和对策
(一)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发展总水平。
一是大力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实现规模效应。
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降低和缓解生产成本上涨的冲击,提高生产效率。
四是加快现代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特别是要加快以粮、棉、果、畜、特色等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提升对城乡居民增收辐射带动作用。
(二) 抑制物价上涨,释放居民民生建设收益空间。
一是合理调控农副产品结构,保持供求结构平衡,特别是加强粮油肉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管理,疏通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避免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二是规范市场和价格秩序,加强价格监督管理。
三是强化完善大宗农副产品及重要物资储备制度,并根据供求情况及时组织投放市场,确保市场特别是节日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四是对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较大的行业给予扶持。
五是控制房价,解决好住房问题,让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三)大力实施再就业培育工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围绕“三化”建设和农村四大基地、六大产业的需要,大力实施再就业培育工程,为劳动力市场储备有能力、有技术的劳动力资源。
一是要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城乡居民自我创业能力和就业的稳定性。
二是加快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整合。一方面着重培养“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家庭)就业观念,加强“两后生”整建制学制教育培训就业工程,另一方面在南疆三地州实施高中免费教育和扩大职高教育规模,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三是紧紧抓住目前劳务市场供需缺口大和对口援疆的大好机遇,政府引导,企业对接,逐步把城乡劳动力向基本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