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701_4020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冻猪肉收储工作启动对新疆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影响较弱

2013年07月01日 访问量:
自2013年1月份以来,受周期性、季节性因素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价格明显回落。3月6日,猪粮比价跌破6∶1盈亏平衡点,养殖户开始步入亏损。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损害养殖户利益,引发猪肉价格周期性的暴跌暴涨,4月7日,国家有关部委在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新疆位列其中。为充分发挥收储对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这次冻猪肉收储将按照“略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收储底价。为及时了解收储政策启动对新疆生猪生产及猪肉价格变动情况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和部分地州市、县调查队于5月6日—5月16日,通过走访有关部门、收储企业及养殖户了解到,此轮冻猪肉收储工作启动后对新疆本地生猪生产影响不大,生猪价格及猪肉价格下行态势未变,但降幅缩小且呈企稳回升迹象。收储企业和设施数量太少,收储量有限,收储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生猪价格及猪肉环比价格下降,价格趋于企稳回升态势
相对于全国生猪产能过剩局面,新疆生猪生产区域分布相对集中,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龙头带动企业不多,产出能力不强,新疆与内地省市相比,生猪价格相差1.5元∕公斤,内地生猪调入疆内呈常态化。据对哈密地区奥科大伟生猪屠宰场调查数据显示: 5月5-9日,屠宰总量665头,其中,来自河南419头、甘肃226头,内地生猪占屠宰总量的95%以上。新疆本地市场猪肉供给来自于疆内外市场的双重保障,也使得2013年国家启动的第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对新疆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影响有限。
据对参与此次冻猪肉收储工作的新疆天康食品公司调查,该公司旗下最大的养殖小区呼图壁养殖基地4月21日生猪存栏量为22689头,环比增长2.4%,育肥猪存栏量为9210头,环比增长3.1%。该公司生猪采购均价5月1-8日为13.78元∕公斤,比4月份均价上涨1.8%。新疆国家生猪调查大县--奇台县肥猪出栏价格由4月份均价13.5元/公斤回升至14元/公斤,上涨3.75%;猪肉市场价格由4月份的23元/公斤回升至5月上旬的24元/公斤,上涨4.3%。
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价格调查资料显示:1-4月,活猪出售价格环比涨跌幅度分别为1.9%、-3.4%、-12.1%、-7.9%;市场猪肉价格环比涨跌幅分别为4.3%、0.7%、-5.9%、-5.9%。综合价格调查资料及走访情况来看,1-4月,新疆生猪价格自2月份起持续下跌,跌幅于3月份达到最高点,至4月份跌幅趋于缩小;猪肉价格由2月份的上涨转为3月份的下降,至4月份仍呈下行态势,但下降幅度保持平稳且没有扩大。
新疆生猪养殖大县及担任收储任务企业的价格变动调查数据显示,生猪价格及猪肉价格呈企稳且略有回升态势,表明在大开放、大流通的市场环境下,国家收储政策启动后,对生猪主产区政策实施效果更为显著;非主产区受此政策波及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变化尽管能反映出收储政策在稳定价格和提振市场信心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其中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新疆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量尚未达到用工高峰期;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对猪肉消费的欲望。来自内生的和外部的猪肉需求均处于消费淡季,供过于求局面依然存在,价格回升仍需等待产能淘汰和需求旺季的到来。
二、收储企业和设施数量太少,收储企业积极性不高
  从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新疆具有冻猪肉收储能力的企业共有3家,南疆1家,北疆2家。2013年,国家启动首轮冻猪肉收储后,只有新疆天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收储,其余2家没有参与。据调查,主要是国家收储政策发生变化所致。2013年以前是收储企业通过竞标后,实施收储就能得到国家财政的正常补贴;2013年是由企业自行收储,之后再根据收储情况享受相应的政策补贴。作为技术设施要求较高的冻猪肉收储方面,新疆相关企业和设施数量太少,收储量十分有限。而收储企业考虑到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收储积极性不高。收储行动缺位,而企业收储计划和安排具有一定保密性,有关主管部门只能起到催促的作用,并不能给其利好性的帮扶。符合规定和要求的收储,政策兑现性还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发展生猪养殖业及稳定价格的几点建议                    
(一)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
当前生猪养殖户面临养殖成本高,特别是散养户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品种改良不够、环境污染较严重。因此,应抓住生猪产能调整时机,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重视和保护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积极落实生猪生产政策保护措施,加强预测预警和形势分析,及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信息,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保持生猪生产的相对稳定,有效规避价格风险,增加养殖户收益。
(二)完善猪肉储备体系
建立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机制,扩大猪肉储备规模,保持自治区地方储备肉中生猪及冻猪肉的有效调控比例;鼓励并支持龙头养殖企业根据猪粮比的涨跌,及时进行必要的商业储备,对于大规模的商业收储,政府可适当给予补贴或贷款贴息支持。特别是对担当国家收储任务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利于企业,发挥收储企业在完成收储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大对储备、仓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
猪肉作为牛羊生产的替代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新疆生猪生产除供应新疆市场外,还有大量的生猪及猪肉制品参与全国流通,供应周边的省份。但由于新疆远离国内中心市场,且仓储冷链物流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影响了新疆优质肉品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鉴于此,建议自治区加大对肉品储备、仓储、冷链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备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一批骨干生猪加工企业快速提升物流能力,培育打造新疆猪肉品牌,拓展内地市场。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