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钢企业绩大幅下滑,主业大多亏损
受成本高企和需求下滑的双重挤压,新疆钢铁行业2013年首季便再度陷入全行业亏损的窘境。一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6.0%;实现钢材产量260万吨,同比减少5.0%;亏损6亿元,亏损额与去年持平。龙头企业八钢1-2月份生产铁98万吨、钢99.24万吨、钢材98.4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2.3%、18.4%、14.9%;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
二、新疆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平缓,建材消费难以大幅增长
新疆钢材生产及消费均以建筑用钢为主,国家加强对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放缓,投资增长乏力,抑制了建筑用钢的市场需求。疆内市场需求有限,受物流成本与运输条件制约,新增产能无法出疆,建材消费难以大幅增长。非建筑用钢疆内消费需求有限,难以消化目前的产量,如八钢2012年生产400万吨板材中,疆内销售不到200万吨。疆内企业参与国内竞争,运距太长,只有亏本销售。
(二)钢铁产能快速扩张,供大于求已成定局
在新疆大开发大建设的背景下,新疆钢材需要急剧扩大,再加上新疆远离内地市场,物流成本较大,造成新疆钢材价格高于内地。在全国钢铁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低迷,新疆实行钢铁产业差别化政策的背景下,价格高地和丰富的铁矿资源吸引各方面资金快速进入新疆钢铁行业,新疆掀起钢铁产业开发建设大潮。宝钢、首钢、新兴际华、山钢集团、江西新钢等一大批钢铁项目在新疆开工建设,使得新疆的钢铁产能由不足1000万吨,迅速上升到近4000万吨,而“十二五”末疆内钢材消费量在2500万吨左右。2013年开始产能将逐步集中释放,新疆钢铁需求的增速将明显低于产能和产量的增速,“十二五”期间,新疆钢铁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
(三)矿价走势强于钢价,原料成本挤占钢企利润空间
今年以来,铁矿价格走势明显强于钢材价格,1-4月份,新疆铁矿采选价格累计上涨0.6%,而同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品价格累计下降9.0%。新疆钢铁企业矿石原料主要是疆内自给,少量来自周边国家进口。随着新增产能的投产,对原料的需求不断扩大,疆内铁精粉制品较大,价格比两大矿山略贵,降价可能性小,甚至出现矿石提价,恶性竞购的迹象,造成原料高进低出,行业恶性竞争,挤占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空间。
新疆目前煤炭以气煤、肥煤为主,炼钢用主焦煤产量小,主要从山西、宁夏、青海等省购进或进口。新疆钢铁企业原料运距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由于铁路运输紧张,汽车运输占到50%以上,导致新疆钢铁企业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四)钢铁企业布局存在多头审批、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近年来,新疆钢铁企业建设较多,2012年末,有冶炼企业67家,投产或在建钢厂84家。除大型企业项目外,还有部分地区招商引资项目,小钢厂拔地而起,造成低档次的重复建设,同时兵、地重复建设的问题,也会加剧资源浪费及不必要的无序竞争。
目前新疆钢铁企业产品以建材为主,部分以优特钢、轴承钢等高技术、高科技产品落户的企业也是生产线材、棒材,造成疆内建材产能迅速扩张,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间竞相降价,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五)环境承载压力较大
如果目前已知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到“十二五”末,新疆的钢产量可能达4000万吨。“十二五”期间,新疆钢铁产业排放污染物及消耗水资源数量巨大,将对新疆环境保护工作造成较大压力。而新疆的环境承载能力较脆弱,破坏之后很难恢复,在新疆发展钢铁产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三、对策建议
(一)严格项目评审论证,合理控制产能
钢铁项目坚持高起点,严格项目审批,从资源、市场及水、电、物流、交通等方面综合把关,科学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合理布局,做好地方、兵团的协调工作,不能一轰而上,工作条件、环保条件要达标,避免在同一地区争资源、争市场、争人才,导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内地淘汰设备项目坚决不能上马。
严格市场准入,避免盲目扩张,合理控制产能。严格执行钢铁产业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准入门槛,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新疆地广人稀,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虽然“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新疆基础建设投资较大,出现短期钢材需求大增,但随后需求将恢复正常,钢材消耗锐减,而新疆与内地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因此应早做规划,合理控制钢铁产能。
(二)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矿山开发力度
新疆发展钢铁产业虽然有资源优势,但大规模快速扩产也存在很大的制约。随着规划产能的逐步投产,新疆铁矿需求会迅速扩大,而新疆与沿海港口距离太远,主要靠疆内矿山满足。新疆虽然铁矿资源丰富,但多在深山峡谷中,海拔高,基础设施差,要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保证铁矿供给,避免出现无序竞购。
(三)加强钢材市场调控,避免恶性竞争
加强项目建成后的监管,严防审批与实际生产不符、国家明令取缔的生产线还在生产,防止地方保护主义。
坚持以销定产,严控产量,把立足点切实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避免产品同质恶性竞争。努力扩大内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投资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四)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开发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改变目前建筑用钢独大的局面。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钢铁产业与上下游产业开展战略合作,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准确把握新疆工程机械、农牧机械等产业加速引进和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增强钢铁产业与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的横向联系,延伸与发展钢铁产业链,形成前后关联的供应链体系,促进钢铁主业和非钢产业协调发展。
(五)积极引导市场,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有限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企业集中和整合。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兼并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促进行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