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627_4014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新疆畜牧业生产开局平稳 保障市场供给亟需政策扶持

2013年06月27日 访问量:
--2013年一季度新疆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主要畜禽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一季度,新疆畜牧业生产开局平稳,主要畜禽饲养规模扩大,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肉蛋奶市场供应充足。同时畜禽生产中肉牛生产后劲不足,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不高等问题凸显,亟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并出台优惠政策,扩大生产规模,稳定畜产品价格,拓展牛羊肉货源供应渠道,保障市场的有效供给。
一、主要畜禽生产运行特点                
(一)畜禽饲养规模持续增长,畜产品产量平稳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对主要畜禽监测抽样调查资料显示,3月末,新疆猪牛羊存栏4819.01万只,同比增长0.9 %(下同),其中,牛羊存栏4582.37万头,增长0.9%。1-3月猪牛羊出栏976.24 万只(头),增长0.7 %,其中,牛羊出栏855.04万头,增长0.5%;猪牛羊肉产量33.35万吨,增长3.1 %,其中,牛羊肉产量24.57万吨,增长2.6%。
禽肉及蛋奶产量增长较快,市场供应品种丰富齐全。一季度,禽肉产量2.93万吨,增长15.8 %,禽蛋产量10.11万吨,增长4.1 %;牛奶产量31.71万吨,增长6.6 %。自治区从2012年起实施出台“三年新增1000万只肉羊生产规划”和“加快推进新疆新增肉羊行动示范工程建设意见”以来,以牛羊为主导产业的新疆畜牧业平稳发展,为实现畜产品市场的供给提供了基础保障。
针对持续上涨的牛羊肉价格,春节期间新疆加大了各级政府储备肉的投放,增加了市场供给量。自治区商务厅提供资料显示,一季度,新疆投放政府储备肉5800吨,其中,中央储备肉2800吨(冻牛羊肉),自治区储备肉1400吨(活体羊肉),中央和自治区两级储备肉投放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鄯善等相关地州县市投放储备肉1600吨(大部分为羊肉、部分冻猪肉和牛肉)。各级政府储备肉的投放,满足了中低收入群体节日牛羊肉消费需求,缓解了牛羊肉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控价效果明显,民生基本需求得到保障。
(二)生猪生产稳步发展,生猪价格涨跌趋势与全国保持同步
一季度末,新疆生猪存栏236.63万头,增长1.6%;出栏121.2万头,增长2.6%,猪肉产量8.78万吨,增长4.5%。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发展,但生猪价格受区内外市场及节日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前涨后跌,呈现回落态势,养殖户信心受挫,养殖效益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受春节节日消费效应拉动,以2月为分水岭,春节前生猪价格在达到19元/公斤的峰值后开始回落,到2月底,生猪价格跌至16元/公斤,至3月中下旬,生猪价格已跌至14.5元/公斤。受生猪价格回落影响,市场猪肉价格也大幅下降,由1月均价30元/公斤降到3月均价26元/公斤,降幅为13.3%。一季度,新疆生猪平均价格16.84元/公斤,同比上涨3.8%,季度环比下降2.7%。3月末,新疆饲料玉米价格2.4元/公斤,按生猪出栏最低价格14.5/公斤计算,猪粮比在6:1,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波动,处于亏损状态;按一季度生猪出栏综合平均价格16.84元/公斤计算,猪粮比在7:1,养殖户略有盈利。
据调查,导致生猪价格涨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应量超过需求量,价格的涨跌体现出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春节前传统的消费习惯使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促使节前价格高涨。春节期间市场需求已基本饱和,节后随着天气转暖生猪需求转淡,生猪、猪肉市场价格逐步降低,新疆生猪价格涨跌趋势与全国保持同步。主要原因在于新疆生猪养殖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单位饲养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不高,疆内猪肉价格相对全国平均水平来讲是“价格的高地”,疆外猪肉调入呈常态化。一季度,活猪和猪肉调入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新疆本地猪肉市场供应来自疆内外市场的双重供应量,供应总量平衡有余,价格涨跌趋势与全国保持同步。3月末,新疆整体生猪养殖市场呈现出部分养殖户或维持现有养殖规模,或继续观望市场行情,或缩减规模防患于未然,发展生产积极性明显不足,养殖大户苦苦支撑、散养户加速退出的局面。
(三)牛羊生产形势严峻,牛羊肉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1. 牛羊生产形势严峻,牛羊肉供应趋紧
3月末,牛存栏420.85万头,增长7.1%,牛出栏87.3万头,增长2.5%,牛肉产量13.38万吨,增长4.6%;羊存栏4161.52万只,增长0.3%,羊出栏767.74万只,增长0.3%,羊肉产量11.19万吨,增长0.4%。一季度,是牛羊生产接羔育幼季节,冬羔生产基本结束,春羔生产正全面展开,也是牛羊育肥关键时期,更是元旦春节集中消费释放期间,刚性的消费需求对牛羊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大开放、大流通的市场环境下,牛羊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草畜平衡的政策背景下,牛羊生存与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牧区肉羊面临生产转型,农区产能提高面临生产母羊短缺,畜牧业生产转型面临着接替区产业基础薄弱问题。新疆牛羊生产散养方式为主形成的供给结构,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不高,产出规模不大,规模效益较低,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存有缺口,牛羊生产形势严峻,牛羊肉供应趋紧,牛羊肉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2. 牛羊价格大幅上涨
一季度,在区内外市场有效需求的刺激拉动下,上游活牛活羊出栏价格大幅上涨,终端消费市场牛羊肉价格呈现“奔五进六”涨势,牛肉价格涨幅首次超过羊肉,与羊肉平均价格差距缩小,牛羊市场呈现量增价升,部分地州市牛羊肉价格双双突破60元/公斤。
一季度,新疆活牛出栏价格25.55元/公斤,同比上涨35.5%,季度环比上涨16.8%;活羊出栏价格达到28.99元/公斤,同比增长15.7%,季度环比增长11.4%,活牛价格涨幅超过活羊。活畜牛羊价格的上涨,在增加养殖户牧业收入的同时,也加快了各地市场牛羊肉价格的攀升。一季度,新疆牛肉平均价格55.32元/公斤,涨幅达到50%以上;羊肉平均价格57.4元/公斤,涨幅达到30%以上。一季度,塔城地区羊肉价格58元/公斤,比去年同期43元/公斤,上涨34.9%;牛肉市场价格6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38元/公斤,上涨57.9%。昌吉市牛羊肉价格分别达到61元/公斤和65元/公斤,同比涨幅分别达到69.4%和30%。阿克苏市2013年1-3月市场牛肉价格分别为51元/公斤、56.6元/公斤、60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34.2 %、41.3%、53.8 %;同期市场羊肉价格分别为56元/公斤、58元/公斤、65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19.1 %、17.2%、31.3%。
3. 牛羊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当前,新疆畜牧业生产同样面临着“双高”、“双紧”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牛羊生产及价格运行态势集中反映了市场需求变化,引起牛羊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成本推动和区域间价格差异所致。
一是供给的增速赶不上需求的刚性增长,供需存有缺口。随着近年来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深入实施,牛羊生产由牧区放养逐步转变为农区圈养,牧区草场载畜量明显减少。由于牛羊繁殖率低,生长周期长,投资见效慢,受发展资金制约,农区牛羊规模化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从而造成市场牛羊供给量持续偏紧。当前,新疆畜牧业发展方式处于转型期,饲养规模扩大和供给水平提高有个渐进过程,生产的有限增长与需求的无限扩大矛盾突出,供需存有缺口。
二是养殖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幅度上升,养殖动力明显不足。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养殖成本中的各类饲草料价格持续上涨,玉米、豆粕及混合饲料价格平均上涨20%以上,饲草料短缺对牛羊养殖成本攀升起着推动作用;受牧区牛羊产出能力降低影响,市场育肥架子畜供应不足,肉价上涨的反作用拉动用来育肥的架子畜价格不断上涨;雇工价格不断攀升,雇工工资平均涨幅超过40%以上,且出现人难找、人难留,屡现雇工难情形,养殖队伍呈现“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状况出现,一些地方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养殖成本的不断上升,影响养殖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养殖户退出养殖行列。受区域间牛羊肉价格不平衡的影响,牛羊跨区域流通量加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呈增长态势。
三是区域间价格差异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同所致。随着农牧业生产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新疆作为全国牛羊生产的主产区,牛羊肉品质绿色环保优良,牛羊肉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12年四季度牛肉价格比部分沿海城市如广东、上海等城市低10元/公斤-20元/公斤。加上内地省份出台优厚的畜牧补贴政策,对养殖规模达到300-500头的养殖户,不论公牛母牛均给予1000-2000元/头的补助。因受区域价格不平衡价格、政策优惠大小和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2012年新疆牛羊肉市场呈现活羊进疆量减少,活牛外调量大幅度增加的局面。从哈密烟墩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了解到,2012年,从此检查站进疆的活羊和羊肉数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4.0%、60.6%;活牛出疆数量远高于进疆数量,与2011年净调入活牛和牛肉形成反差,2012年4季度活牛外调量占全年总调出量的60%,牛肉外调量占54.5%。一季度,活牛调出5552头,活羊调出13741只,出疆的牛羊商品畜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209头、11278头。新疆牛羊肉价格经过2012年新一轮的大幅度上涨,一季度,牛羊肉价格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仍比沿海、西南省市区低,区域间价格不平衡因素依然存在。牛羊交易形成的市场特点,使得疆内市场货源趋紧,市场供应量相应减少,造成牛羊活畜价格及市场牛羊价格大幅上涨,这既是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也有非价格因素的助推作用。
(四)家禽出栏及产量大幅度增长,鸡蛋价格降幅较大
一季度末,新疆家禽存栏4768.54万只,同比增长2.5%;出栏1763.64万只,增长14.7%,禽肉产量2.93万吨,增长15.8%。禽蛋产量10.11万吨,增长4.1%。家禽出栏及产量的较快增长,大大增加了市场供应量,鸡蛋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据昌吉调查队走访蛋鸡养殖户了解到,3月中旬鸡蛋批发价格在7元/公斤左右,较春节前降低1元/公斤;春节期间州府昌吉市鸡蛋零售价格在10元/公斤,3月初降至9元/公斤,至3月底价格已降至8.5元/公斤。博州调查队反映,博州的蛋鸡规模养殖户主要集中在博乐市小营盘镇,鸡蛋除满足本州需要外,以外销为主。受鸡蛋市场供应充足的影响,2013年1月下旬以来鸡蛋价格持续下降,截止3月末博州鸡蛋批发价格降至6.9元/公斤,降福达15.8%。据测算,规模养殖户的成本价格在6.5-6.6元/公斤,养殖户处在保本微利的状态。
据调查,鸡蛋批发价格在春节后逐步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供求变化影响。由于2012年三季度以来鸡蛋价格一路上涨,蛋鸡养殖行情较好,养殖户积极性高涨,补栏较多,蛋鸡存栏规模逐步增加,导致蛋禽大幅增长,鸡蛋供应量相对过剩。此外,进入3月份以来,气温回暖,蛋鸡产蛋量得到恢复,市场供应量进一步增加,鸡蛋批发价格逐步走低。加之春节过后,市场消费需求降低,加上外来务工人员、旅游人员较少,鸡蛋消费处于淡季,价格走低符合季节性变化规律。
二、当前畜禽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疆畜牧业生产运行中既凸显出潜在的问题,也有推动发展的制约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肉牛生产基础不稳,养殖户发展生产畜积极性不高
始于2012年下半年迄今的牛肉价格飙升,对新疆肉牛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显示,3月末,新疆肉牛存栏比上年同期下降4.9%。从2012年-2013年肉牛存栏5个季度的环比增速来看,增速分别为14.2%、9.0%、5.1%、-6.7%、-10.9%,反映出肉牛生产饲养规模逐季萎缩。由于肉牛生长周期长,规模化程度不高,资金需求量大,养殖成本持续高涨,势必对生产造成影响。
养殖户发展生产畜积极性不高,使肉牛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必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供应总量不足的矛盾。据调查,一是饲养生产畜风险大。由于草场紧张,无放养场地,自己要储备饲草料,再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生产畜一年生产一次,幼畜出生后要专门照料,一旦发生死亡,饲养母畜就意味着亏本。二是放牧成本高。自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牧民转产转业、游牧民定居,牧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多数牧民不愿放牧,牧民子女也外出从事劳务创收,导致放牧成本增加,据养殖户反映,2008年放牧费4-5元/只,2012年放牧费12元/只。三是内地生产畜适应性差。从内地购进的生产畜不适应本地山坡放养,山上放养容易发生危险,死亡率较高。
(二)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发展资金不足
当前,新疆猪牛羊家禽规模化程度不高。3月末,主要畜禽存栏总量中,生猪、牛、羊、家禽散养户饲养的存栏数量分别占各自存栏总量的44%、95%、96%、76%。可以看出,新疆牛羊肉生产多为农户散养,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在当前牛羊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养殖效率不高、饲养成本上升、散户退出加快、规模养殖发展缓慢,散户退出留下的产量缺口难以及时弥补的情况下,牛羊肉供需矛盾加剧。随着幼畜、饲草料、人工等牛羊养殖成本的持续上涨,由于融资渠道单一,规模化发展所需资金量越来越多,受资金不足的制约因素愈加突出。据养殖户反映,目前购进200头牛育肥,至少需要的资金量在300万元以上。由于养殖户自有资金规模较小,发展规模化生产所需资金只能向金融机构贷款,受贷款条件限制,养殖场地、圈舍、牛羊等并不能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因此养殖户不能获得较高的贷款额度,规模化发展所需资金不足,生产发展受阻。
(三)养殖环境污染压力增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大
各地在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畜禽养殖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对周遭空气质量、道路疏通、饮水安全等影响严重,畜禽粪污的大量集中排放,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养殖场与周边群众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大型养殖企业有意对牛、羊粪便进行深加工变成绿色肥料,却因为缺乏资金、技术而有心无力,如何促进畜禽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重要。目前,新疆这种以分散养殖形成的供给结构,也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难度。尽管动物防疫工作按免疫要求和程序完成,但是随着区域间价格差异和物流便利度提高,养殖户追逐利益最大化,本地往内地运活畜禽、内地往本地运仔畜禽的调运交易频繁,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禽流感、口蹄疫等防控难度加大,而春季亦是发病的高峰期,加上每年各类重大疾病病毒变异性大、疫苗研制不及时等等原因,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四)养殖户抗风险能力较差,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大
新疆畜禽饲养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抗风险能力差,主动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广大养殖农户与市场的连接主要还是依托贩运商,市场价格信息滞后,化解风险的能力弱,容易在市场价格波动中蒙受损失。一些养殖户从事畜禽养殖看重政府补贴,一旦政府的投入不足或不到位,或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候,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容易出现动摇心理,甚至中途夭折,容易跟风养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而且畜禽产品优质率低,调查中发现,农户饲养畜禽中,地方品种占有较大比重,且优质率低,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不仅影响养殖积极性,还导致养殖盈利水平低或亏损。随着养殖业进入高成本的现阶段,对饲料配方、治病防疫等技术问题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从事畜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防疫水平,降低死亡率,是养殖业进入高成本和高风险阶段急需要的技术服务及支持。
三、几点建议
目前,新疆畜牧业发展并没有享受到产业化差别政策,这与新疆作为全国畜牧业大区和牛羊生产和消费大区地位极不相称,牛羊供给紧平衡状态长期存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源头生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适度推进规模化养殖发展水平;拓展货源供应渠道,全方位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稳定畜产品价格继而在更大范围内惠及民生。
(一)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出台牛羊发展差别化政策
新疆牛羊肉价格的“一路飙升”再次凸显新疆牛羊生产的严峻性,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发调节的原则下,也反衬出内地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予的大手笔的资金优惠支持和发展,在促使输出地资源输出后,给输出地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应高度重视,如新疆肉牛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为此,各地除了加大对已出台养殖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更多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尤其是牛羊规模化养殖资金支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牛羊规模化养殖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发展资金,重点鼓励扶持优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标准化、规模化牛羊生产户发展壮大,同时对各项补贴资金的落实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公平合理使用;积极为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快畜牧业贷款担保中心建设步伐;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放机制,依托畜牧业龙头企业,加大对规模化肉牛、肉羊养殖的资金和信贷支持,打造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二)推进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紧紧抓住自治区新增1000万头(只)肉羊发展规划实施机遇,加快推进标准化牛羊肉示范养殖场建设;二是围绕牛羊肉产业发展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科学养殖和科学生产水平,提高草(饲)料的转化率,减少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三是积极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扶持有实力、有能力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或个人领办、创办草畜联营、牛羊育肥的牧草专业合作组织;四是建立牛羊肉养殖发展长效机制和市场营销体系,设立养殖发展风险基金、开展牲畜保险业务,为生产者和农牧民解除后顾之忧;建立牛羊肉直销投放点,减少中间环节,推进养殖户、农牧民增收和市民受惠的“双促动”。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储备制度,拓展牛羊肉货源供应渠道
政府“储备肉”政策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给牛羊肉销售企业资金流转带来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在牛羊肉销售环节中,牛羊肉销售单位并不能实现“货出款进”,欠款以挂账的形式长期存在,而且储备量越大、时间越长,给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资金流转带来的压力就越大,这势必影响企业资金高效运转及再投资发展。因此,一方面,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储备制度,分级建立中央、自治区、地方三级储备,在中心城市建立政府储备,发挥节日期间政府储备功能及辐射作用。积极解决企业在承担“储备肉”工作过程中资金流转问题,确保储备制度的长效运行;另一方面,应对跨区域和区域内畜禽调运给予补贴资金,避免物流成本增加造成的价格过快上涨。同时,进一步拓展牛羊肉货源供应渠道,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国际市场上主产区价格和成本优势,积极开展牛羊肉进口贸易,增加市场供给,以缓解目前日益紧张的供求关系。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