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514_3981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三块短板”影响新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2013年05月14日 访问量: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 也是每个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新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快了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带动了幼儿教育的普及和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但也存在师资力量短缺、基础设施不足、经费保障不够等问题。
一、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双语教育是解决少数民族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基础和先决条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民〔2010〕6号)等文件精神,新疆先后出台了《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自治区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资金分配有关事宜的通知》(新教财办〔2013〕3号)、《关于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及分配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新教基办〔2013〕3号)、《自治区财政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各地也制定了相应措施,如:阿勒泰地区制定了《阿勒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和《阿勒泰地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方案》,昌吉州下发了《昌吉州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指导意见》,呼图壁县制定了《呼图壁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从政策层面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疆把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大力建立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增加了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了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截止2012年新疆共有幼儿园3710所,其中:城区690所、镇区768所、乡村2252所;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幼儿园2066所,其中:城区59所、镇区221所、乡村1786所;拥有教职工数36952人,其中:城区15028人、镇区11227人、乡村10697人;幼儿入园人数380778人,其中城区74344人、镇区107181人、乡村199253人;幼儿在园人数694306人,其中城区174343人、镇区199758人、乡村320205人。
二、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各地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下,近年来新疆学前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师资力量短缺、基础设施不足、经费保障不够”仍是制约新疆学前教育长足发展的“三块短板”。
(一)师资力量的“三个短缺”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瓶颈
一是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通知》,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是1:5—1:7。2012年阜康市实名制录入幼儿3688人,按1:7的比例要求需配备教职工527人,现只有138人,短缺389人。伊犁州直目前有近83000名在园幼儿人数,但仅有3400多名教职工,并且其中一部分为保育员等非幼教职工。此问题农村乡镇幼儿园较为明显。
二是合格幼儿教师短缺。近年来,可入园孩子逐年增加,教师编制却多年不变,导致聘用职工所占比例逐年加大,伊犁州直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业幼教老师仅占幼教老师的40%左右。各地虽然将聘用的幼儿教师与在编教师同等对待,但由于缺少编制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合格教师问题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是双语幼儿教师短缺。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任务是让儿童学会运用维汉两种语言进行交际,但是双语幼儿教师短缺严重制约了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疏附县13个乡镇的85所公办双语幼儿园,共有在园幼儿10795名,按1:7的比例要求需配备教职工1542名,而实际教职工为953名,其中双语教师仅为491名,双语教师短缺现象较明显。
(二)基础设施的“三个不足”影响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幼儿园数量不足。根据自治区《关于加强农村幼儿园管理的意见》中提出的“每个乡镇独立设置一所双语中心幼儿园,距离较远或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可以设立分园,并由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的要求,现有农村幼儿园还不能满足需要。伊犁州直有656个村,而伊犁州直共有幼儿园515所,即使全部分布在农村,也不能满足每个自然村有一个幼儿园的需要。阿勒泰地区虽然拥有135个幼儿园,但大多集中在县(市)区和中心集镇,无法保证村村有幼儿园,只得采取一村有幼儿园,就近辐射周边3-4个村的措施。
二是校车数量严重不足。新疆为多民族地区,牧区居住分散,点多线长,交通不便,加之农村幼儿园数量不足,提供校车服务理应成为解决幼儿入园问题重要途径,然而实际却不尽人意。博州只有博乐市的12所民办幼儿园配有校车19辆,精河县和温泉县的幼儿园没有配备校车。博乐市已配备的19辆校车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校车软硬件标准,有的幼儿园校车就是普通的中巴、面包车。没有配备校车的幼儿园入园孩子的接送方式多样,家住在乡村、偏僻地区上幼儿园的孩子主要通过联系客运车辆或家长拼车接送孩子,这无疑增加了孩子回家途中的交通安全风险。克州一些村、组、牧业点交通只能靠骑马和走路,到乡村有幼儿园的地方近的20-30公里,远的有近100公里以上的,很多家长无力送孩子上幼儿园。
三是部分民办幼儿园硬件不足。昌吉州等地存在幼儿户外活动场地、绿地面积不达标,基础设施简陋,缺少供幼儿自主活动的专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等急需必需的教学设施设备等问题。
(三)经费保障的“三个不够”制约学前教育整体发展
一是经费编制投入不够。近年来新疆各级人民政府想方设法增加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但经费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学前教育机构总量不能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要。昌吉州现有幼儿园数154所,其中:教育部门公办幼儿园46所、地方企业1所、集体10所、民办97所。民办幼儿园占昌吉州幼儿园总数的63.0%,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但是,目前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普遍较低,完全靠低收费来维持正常运转,无法改善办园条件简陋的现状。
二是教师待遇提高不够。师资是教育的核心,目前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已成为保证幼教质量的关键。尤其在南疆克州等地,由于幼儿教师招聘一般是通过定向委培、公开招聘等方式,多数为一些师范或中职毕业生,通常优秀的生源不愿选择边远贫困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南疆地州,由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不高,招聘到优秀甚至合格的幼师成为新疆学前教育管理的一个大问题。
三是临聘人员经费不够。阿勒泰地区临时聘用的保育员、炊事员、保安人员等人员均未纳入编制管理,所需费用从幼儿园公用经费中列支,严重占用幼儿园公用经费,这部分临时聘用的教职工约400名。同时,按照规定每个幼儿班应配置“两教一保(两名幼师一名保育员)”,但目前大多只配置一名幼师或者一名幼师一名临时保育员,学前教育教职工工作强度大,承担巨大的安全责任,伴随着的是却是较低的工资收入。除此之外,幼教职工没有享受到交通、食宿等补贴,造成村级学前双语师资队伍不稳定。同时近年物价不断上升,但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未曾提高,生均经费不能满足幼儿园正常运转。
三、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幼儿园建设宜就近、就地,优化网点布局
幼儿园布局应以方便就学、缩短学生住地与幼儿园距离为原则,就近、就地建设。考虑到安全性和校车支出较大,农村、牧区幼儿园更应当就近建设,以满足群众就近就学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人口数和适龄孩子以及村镇分布情况,规划好辖区内幼儿园建设数量和布点,可适当增加幼儿园建设的密度。
(二)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增加幼师队伍编制,充实幼儿教师队伍,配足配齐保教人员。二是建立幼儿教师培养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地培训幼儿园各类从业人员,造就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幼教队伍。三是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依法维护幼儿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四是做好幼儿教师招聘工作。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对于在岗幼儿教师,必须限期取得教师资格证。
(三)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和管理
民办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补充,它的发展有助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也有助于减轻政府包揽教育的负担。由于民办学前教育普遍缺乏经费支持,办学条件也参差不齐,为提供必要的基础办学设施条件和保障民办学前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宜建立专项基金,保障民办园所基础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提供必要的财政扶持,并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评估,以促进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四)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一是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对未列入项目支持地方自建的公办幼儿园进入自治区学前师资、经费保障序列。二是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与物价的联动机制。三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园,促进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四是加强对校车的投入。对校车管理采取变“堵”为“疏”的政策,即加强对校车购买、运营的投入,通过采取政府或政府和企业联营的方式运营,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使用,由专职机构负责。
(五)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形成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严禁非法办学,为民办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对各类幼儿园进行等级评估,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对民办幼儿园采取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多种扶持方式,积极引导和支持民办教育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