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829_3954_wap.html
新疆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草原总面积8.6亿亩,可利用面积7.2亿亩,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34.4%,居全国第三位。但在新疆现有8.6亿亩草原中,目前85%的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已占到40%,草地生态日益恶化。草地产草量和植被覆盖度不断下降,产草量与六、七十年代相比下降30%-50% 。为缓解草地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
一、新疆天然草地退化的原因
(一)超载过牧与草原退化
超载过牧是新疆天然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目前,新疆夏牧场理论载畜量为3390.43万头(只)牛羊,春秋牧场理论载畜量为1742.13万头(只)牛羊,但实际放养牲畜数量分别超载20%以上和50%以上,而冬牧场因为超载过牧,30%的冬草场已不能再利用。牲畜头数大量增加,草原承载力降低,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草原牧草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日久天长,导致草原退化不断加剧。
(二)乱采滥挖与草原退化
乱采滥挖草原野生药用植物,也是造成草原退化的另一重要原因。新疆草原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且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高,它们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又是宝贵的药材资源,而且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甘草、麻黄草为例,据中药资源普查:新疆甘草分布面积1300万亩,甘草蕴藏量约为100万吨。由于近十年来乱采滥挖、开垦开发,致地下水位下降,甘草分布面积锐减500万亩,且均为永久性破坏,根本无法恢复。目前新疆有麻黄素生产厂家10多家,年消耗麻黄草6万吨左右,致使麻黄草资源分布面积急剧减少。据专家测算,每年采挖6万吨麻黄草破坏草原面积达350 - 400万亩;每挖1公斤甘草破坏2- 4平方米草原资源,新疆每年因采挖甘草破坏草原20万亩。这种采挖方式将导致伴生植物的破坏和自然群落的毁灭,加剧荒漠化的形成。
(三)鼠虫害与草地退化
鼠害、虫害是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种类多,暴发频繁,分布面极大,危害程度重,对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作用大,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制约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鼠害,除了大量啃食牧草,与牲畜争食外,更为严重的是挖掘洞穴,拱抬土丘,破坏草原植被,不仅使草原植被覆盖度降低,严重的地方寸草不生,土壤裸露,使草原完全失去放牧价值,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新疆又是蝗虫灾害高发地区,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使草原植被裸露,草原退化加剧。草原生物灾害的发生将对新疆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给农牧区各族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四)矿物资源开采与草地退化
新疆矿物资源十分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金、铁、铜矿等,贮藏量都很大。近几年,勘探开采这些矿物资源,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但在开采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辗轧草地植被或尾矿掩埋草原,从而诱发矿区周围草原的退化与沙化。
(五)旅游业与草原生态退化
草原是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社会生活向高层次发展和草原研究的深入,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草原旅游开发成为主要开发模式。由于对草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体上尚处于粗放型、探索阶段,配套设施不完善。在草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系统性的规划,对草原资源的价值研究不够,在规划和开发的指导思想上认识不足,缺乏人文与生态相结合的资源开发意识,缺乏对草原资源特殊上的深刻认识,从而影响了牧区草原生态开发步伐。
二、影响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贯彻实施的主要问题
新疆草原生态保护5年,将获近百亿元中央补偿奖励资金。按照国家核定的基数,新疆将有1.5亿亩草原享受禁牧补助,5.4亿亩草原享受草畜平衡补助,每年可获得补助资金近20亿元,平均每个牧民可获得1380元。新疆把生存环境恶劣、草原退化严重、不宜放牧的草地、风沙源地以及重要水源涵养地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划定为禁牧区域,其它草原均实行草畜平衡管理,分3年完成牲畜转移安置计划,最终转移牲畜870万头(只)牛羊。2011年,全疆转移放牧399万头(只)牛羊,578万亩人工草地享受到牧草良种补贴,27.58万户牧民享受到了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但下述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奖励政策的顺利实施:
(一)草场承包基础资料管理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
伊犁调查队调查了解到伊犁州从1984年开始落实草场承包工作,从1995年起开展延长草原承包合同工作,目前很多县市都拿不出一套完整的资料,很多草场承包原始资料还在私人手里,没有及时收回归档。存在原始资料管理人员随意更改档案资料,引发了很多草场纠纷。克州调查队反映,草原使用证、承包合同丢失严重。部分草场面积、承包情况不清。
(二)大畜的安置成为草原禁牧后最大的难点
温泉调查队调查了解到,由于温泉县缺乏高草放牧草原,牛、马和骆驼等大畜一般常年都在冬牧场等实施禁牧的草原放牧,严格实行草原禁牧后,大畜的安置成为最大的难点。个别乡镇场有部分牧民养殖的牦牛常年在山区草原放牧,由于其无法实施舍饲圈养,禁牧后的安置难度也很大。
(三)草原管护制度和草原管护员聘用制度没有得到较好落实
温泉调查队反映,由于温泉县春秋牧场不足,牲畜由夏牧场转出后,有一部分直接进入冬牧场放牧,如果不尽快落实草原管护制度,草原禁牧将根本无法实现,而聘用草原管护员则是落实草原管护制度的核心,必须早日出台具体的人员聘用方案,把各禁牧区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受访者希望尽快落实草原管护制度和草原管护员聘用制度。
(四)饲草料短缺制约以放牧为主传统养殖方式的转变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