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821_3950_wap.html
2012年以来,新疆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扶农惠农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全区各地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预计夏粮增产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预计2012年新疆夏粮产量较上年略增。2012年夏粮产量增加,主要是,2012年新疆小麦播种面积为1621.56万亩,较上年实际增加4.59万亩,增长0.3%;预计小麦单产较上年略有提高。近年来国家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出台并连续执行各种补贴政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今年新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到2.04元/公斤,综合补贴提高到105元/亩,对农民带来实惠,提高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新疆小麦单产较上年增加,主要受新疆气候变化影响。去冬今春北疆部分地区由于积雪少,底墒少,春季升温快、融雪快,且无有效补给降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旱情,对冬小麦作物有些影响。今年年初以来,南疆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对小麦生长有利。总体来看,新疆气候对小麦生产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1、正播玉米播种面积较上年增长35.6%。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新疆正播玉米播种面积为818.0万亩,较上年增加214.76万亩,增加35.6%。随着自治区政府出台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相关政策,饲料需求加大,玉米作为新疆主要的饲料作物,需求量增加。玉米价格上涨也使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提高。
2、棉花播种面积初步统计较上年同期增长0.8%。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初步统计2012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2447.51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19.44万亩,增长0.8%。棉花是农民种植业收入较高的品种之一,今年国家又提高了棉花收储价,比2011年收购价提高了600元/吨,农民种棉积极性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灾情严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北疆部分地区去冬今春降水少,积雪少,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如塔城地区额敏县夏粮受灾面积13.88万亩,占夏粮面积的22.9%,绝收面积7.42万亩,占夏粮面积的12.2%;沙湾县夏粮受灾面积6万亩,占夏粮面积的32.8%,绝收面积1.5万亩,占夏粮面积的8.2%;昌吉州玛纳斯县夏粮受灾面积3.4万亩,占夏粮面积的48.6%,绝收面积0.63万亩,占夏粮面积的9.0%。伊犁州各类灾情造成全州农作物受灾面积199.31万亩,设施农业受损温室2387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98.63万元。截止目前,春旱已造成州直201.62万亩农作物受灾,占总播面积的32%,其中小麦83.05万亩、玉米44.56万亩。南疆部分地区今年春季持续降雪,气温回升缓慢,对农作物适时播种和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二)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用工价格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调查,1—6月份全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累积同比上涨6.5%,比上年同期涨幅高出0.9个百分点。如喀什地区今春尿素平均销售价格为225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15%;国产复合肥平均销售价格为34000元/吨左右,同比增长12%;钾肥平均销售价格为3500元/吨,同比增长3%;地膜每公斤销售价格12.5-13.5元,略有上涨。从农资价格来看,春耕生产物资涨幅较大,再加上用工成本的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将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近期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两次下调,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成品油价格的上涨无疑与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一起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虽然国家也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但补贴速度相对滞后。2012年农资价格增幅较大,农民对农资等价格变动缺乏有效的应对能力,由此将使今年全区农民增收压力不小。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管力度。
对农资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监管,抑制生产资料价格的非正常性上涨,将价格控制在合理的区间。继续加强农药、化肥、种籽等农资市场的整顿和监管。严惩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建立农资储备制度,调控农资市场。适当向农业生产倾斜,确保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正常,使农民收益少受损失。
(二)采取适当方式对受灾农牧民给与补贴
新疆部分地县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个别县局部甚至出现种植作物绝收。这严重影响当地农牧民农牧业生产,保险赔付率低,受灾农牧民偿还贷款能力不足。如塔城地区额敏县上户乡库尔布拉克村3.1万亩连片小麦地受干旱灾害绝收,受灾农民无力偿还政府贷款。农牧民希望政府采取适当方式对受灾农牧民给与补贴,保障受灾农牧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