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10907_3815_wap.html
2019/8/13 下午4:07:20 星期二 新疆调查微讯 国家统计局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发布>信息分析

新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上年基本持平,病害略重于常年

2011年09月07日 访问量:

 

为了解新疆区近期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20115月中旬,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所属伊犁、塔城、阿勒泰、吐鲁番、昌吉调查队结合当地实际,走访了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森访站等部门,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及自治区植保站提供的病虫动态和测报了解到:2011年新疆各级农技、植保部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不断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进行病虫害预报,准确掌握农作物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早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严把“三关”,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为全区农作物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小麦主要病虫中后期总体中等发生,重于常年,轻于上年

当前我区冬小麦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其中雪腐雪霉病已进入发病末期,塔城、博州、伊犁局部偏重流行。小麦锈病、根腐病、细菌性条斑病、蚜虫、叶蝉轻发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同期。根据各地冬后病虫越冬存活基数,结合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我区小麦主要病虫中后期总体中等发生,重于常年,轻于上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小麦蚜虫、地下害虫为主。预计发生面积1670万亩,其中病害895万亩次,虫害775万亩次。

据塔城调查队反映:入春以来全地区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发病面积51.7万亩,占全区冬小麦总播种面积的58.77%,整体发病程度呈中偏重发生(4级),部分田块严重发生(5级)。其中塔城市、额敏县为发病重灾区,冬小麦发病面积46.7万亩,占全地区冬小麦发病面积的90.32%,呈中偏重发生(4级)。因水渍害、冻害、病害等因素造成田间死亡率在20%以下的面积为20万亩,死亡率在20-30%面积为16.7万亩,死亡率在30%以上的面积为10万亩,部分整地播种质量差、重茬严重的地块死亡率高达80%以上。乌苏市、沙湾县发生面积5万亩,病害呈中度发生(3级),平均田间发病率在20%以下。总体来讲,入春以来塔城地区冬小麦雪腐、雪霉病田间发病株率、发病程度和田间死亡率明显高于上年。从全地区来讲,塔额盆地冬小麦发病危害高于乌、沙区域。据调查了解,去冬今春以来塔城地区部分县市积雪较厚,且持续时间长,积雪危害主要集中在塔额盆地北部沿山一带冬小麦发病程度明显偏重。除此之外,因播种时间、冬小麦品种差异及整地播种质量、重茬、迎茬等不同导致冬小麦发病程度的差异较大。结合塔城地区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发生严重的现状,建议各有关县市和相关乡镇场当前应及时做好冬小麦排水工作,加强对麦苗的分类管理。对冬小麦死亡率超过30%的麦田,建议做好补种春小麦或油菜的准备工作。

二、棉花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局部偏重

棉花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285万亩次。其中棉叶螨、棉蚜、棉铃虫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960万亩次;病害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325万亩次。

据昌吉调查队反映:截止520日,昌吉州棉花播种面积140余万亩,是历年来种植棉花面积最多的一年。当前,大部分棉花已陆续出苗,早播棉田处于三叶一心阶段。据调查了解,棉花出苗情况整体较好,个别地块出苗较差,由于4月底连续降雨及近期持续的低温天气,导致部分棉田烂种,局部田块有立枯病发生,整体发生程度属轻发生,发生面积0.98万亩,平均发病株率0.85%。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中旬昌吉州平均气温较常年略低,降水量较常年略多,若后期降水日数多,气温持续偏低,棉花苗期病害有加重趋势,预计昌吉州棉花苗期病害整体偏轻发生,局部地势低洼田块中度发生,共计发生面积40万亩。建议及时中耕、破除板结、提高地温,并及时放苗;对个别烂种已无法出苗的棉田,可以改种油葵、玉米、打瓜等作物。

三、农区蝗蝻出土始期与常年接近,较去年略偏早,草地螟正值化蛹期

根据各地去秋残蝗和今春挖卵以及草地螟越冬茧存活调查结果,结合农区生态环境、夏季气象条件、害虫发育进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农区土蝗在北疆部分农牧交错区及农田偏重危害,局部将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亚洲飞蝗偏轻发生,但不排除境外蝗虫迁飞入境的可能;草地螟中等发生,阿勒泰、和田地区局部农田偏重,博州、塔城局部有潜在发生的威胁。

四、园艺作物新发病虫害种类几率加大

随着我区园艺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新发病虫害种类几率加大,呈现持续严重危害的趋势,预计总体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420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面积615万亩次,虫害发生面积805万亩次。

五、造成农作物病虫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一)气候因素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温度高且干旱,利于棉铃虫等害虫提早羽化出土;秋季气温较高,入冬晚,利于各类害虫安全进入越冬场所。

(二)生存环境。设施农业面积不断增大,为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有利于存活越冬。

(三)人为因素。农民使用化学农药单一,药量把握不准,忽视综合防治,过于重视化学防治,存在着有病无病乱喷药及滥用农药问题,不对症下药,导致病菌种群的抗药性增强。同时,未掌握温室科学管理技术,如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缺乏经验,利于病害的发生。

(四)虫害源因素。2010年秋季蔬菜上烟粉虱发生较重,虫源基数较多,虫源自然累积增加,部分虫害繁殖力很高,抗药性强,较难防治,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快速繁殖。

(五)土地因素。 耕作面积小,种植品种单一,单作率高,多年种植且不注意轮作换茬,土壤中病原菌逐年积累,田间病原菌量大,个别区域土传病害发生会较重。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