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10309_3765_wap.html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新疆经济社会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开局之年。研究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状况及结构特征
(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13602元,比上年增加1124元,增长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58元,同比增长7.2%。从家庭总收入的四项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转移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财产性收入出现负增长。
1、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仍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0233元,比上年增加811元,同比增长8.6%,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75.2%。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10139元,比上年增加811元,同比增长8.9%。工资性收入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2、转移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比重加大
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279元,比上年增加302元,增长15.3%,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16.8%。其中,人均养老金及离退休金2016元,增长17.1%。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3、经营净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975元,同比增长3.9%。受金融危机和乌鲁木齐“
4、财产性收入出现负增长
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16元,同比下降18.3%。乌鲁木齐“
表1 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对比表
项目 |
绝对数(元) |
||
2009年 |
2008年 |
增幅% |
|
家庭人均总收入 |
13602 |
12479 |
9.0 |
其中:可支配收入 |
12258 |
11432 |
7.2 |
1、工资性收入 |
10233 |
9422 |
8.6 |
2、转移性收入 |
2279 |
1977 |
15.3 |
3、经营净收入 |
975 |
938 |
3.9 |
4、财产性收入 |
116 |
142 |
-18.3 |
(二)城镇居民收入的结构变化
1、居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十一五”期间,工资性收入依然是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转移性收入比重明显下降,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比重明显上升。表明,新疆城镇居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见表2:
表2 2000—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情况表
年 份 目 |
2000年 |
2005年 |
2009年 |
|||||||
收入(元) |
比重(%) |
收入(元) |
比重(%) |
收入(元) |
比重(%)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5645 |
|
7990 |
|
12258 |
|
||||
人均家庭总收入 |
5687 |
100 |
8694 |
100 |
13602 |
100 |
||||
1、工资性收入 |
4128 |
72.6 |
6554 |
75.4 |
10233 |
75.2 |
||||
2、经营净收入 |
235 |
4.1 |
522 |
6.0 |
975 |
7.2 |
||||
3、财产性收入 |
38 |
0.7 |
55 |
0.6 |
116 |
0.9 |
||||
4、转移性收入 |
1285 |
22.6 |
1564 |
18.0 |
2279 |
16.8 |
2、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收入增速比“十五”期间显著加快
随着新疆经济的稳步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五”期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3%,比“十五”期间加快4.1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2000—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收入情况表
年份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同上年相比(%) |
年份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同上年相比(%) |
2000 |
5645 |
6.1 |
2005 |
7990 |
6.5 |
2001 |
6215 |
10.1 |
2006 |
8871 |
11.0 |
2002 |
6554 |
5.5 |
2007 |
10313 |
16.3 |
2003 |
7006 |
6.9 |
2008 |
11432 |
10.9 |
2004 |
7503 |
7.1 |
2009 |
12258 |
7.2 |
二、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疆城镇居民收入整体水平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收入差距悬殊。
(一)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逐年放缓,近两年呈递减趋势
2008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10.8%,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2009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7.2%,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年下滑。
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两者合计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90%以上。近两年由于新疆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不足,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出台涨工资津贴、离退休金或养老金等政策措施的力度较小,因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后
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25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7175元少4917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4%;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7.2%,比全国平均增幅8.8%,低1.6个百分点。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增长幅度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排名第30位。见表4:
表4 2009年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情况表
省、市、自治区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排名 |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
排名 |
全国平均 |
17175 |
|
8.8 |
|
北京市 |
26739 |
2 |
8.1 |
28 |
天津市 |
21402 |
5 |
10.2 |
1 |
河北省 |
14718 |
14 |
9.5 |
7 |
山西省 |
13997 |
23 |
6.7 |
31 |
内蒙古自治区 |
15849 |
9 |
9.8 |
4 |
辽宁省 |
15761 |
10 |
9.5 |
7 |
吉林省 |
14006 |
22 |
9.2 |
14 |
黑龙江省 |
12566 |
29 |
8.5 |
23 |
上海市 |
28838 |
1 |
8.1 |
28 |
江苏省 |
20552 |
6 |
10.0 |
2 |
浙江省 |
24611 |
3 |
8.3 |
27 |
安徽省 |
14086 |
19 |
8.4 |
26 |
福建省 |
19577 |
7 |
9.0 |
17 |
江西省 |
14022 |
21 |
9.0 |
17 |
山东省 |
17811 |
8 |
9.2 |
11 |
河南省 |
14372 |
16 |
8.6 |
22 |
湖北省 |
14368 |
17 |
9.2 |
11 |
湖南省 |
15084 |
13 |
9.1 |
14 |
广东省 |
21575 |
4 |
9.3 |
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452 |
12 |
9.2 |
11 |
海南省 |
13751 |
25 |
9.1 |
16 |
重庆市 |
15749 |
11 |
9.6 |
5 |
四川省 |
13839 |
24 |
9.6 |
5 |
贵州省 |
12863 |
27 |
9.4 |
9 |
云南省 |
14424 |
15 |
8.9 |
20 |
西藏自治区 |
13544 |
26 |
8.5 |
23 |
陕西省 |
14129 |
18 |
9.9 |
3 |
甘肃省 |
11930 |
31 |
8.8 |
21 |
青海省 |
12692 |
28 |
9.0 |
17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14025 |
20 |
8.5 |
2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2258 |
30 |
7.2 |
30 |
多年来,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为635元(即月均52.9元),到2002年绝对差距扩大到1000元以上,2005年扩大到2000元以上,2009年差距进一步拉大到4917元。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上海的42.5%,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天津和江苏的45.8%、49.8%、56.8%、57.3%和59.6%。见表5:
表5 2000—2009年新疆与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比情况表
年份 |
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新疆与全国的差距(元) |
2000 |
5645 |
6280 |
635 |
2001 |
6215 |
6860 |
645 |
2002 |
6554 |
7703 |
1149 |
2003 |
7006 |
8472 |
1466 |
2004 |
7503 |
9422 |
1919 |
2005 |
7990 |
10493 |
2503 |
2006 |
8871 |
11760 |
2889 |
2007 |
10313 |
13786 |
3473 |
2008 |
11432 |
15781 |
4349 |
2009 |
12258 |
17175 |
4917 |
(三)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十五”以来,新疆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2000—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了117.1%,年均增长9%;同期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高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1、高收入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家庭
2009年新疆城镇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0414元,比2000年增长132.2%,年均增长9.8%;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711元,比2000年增长96.3%,年均增长7.8%;2000—2009年高、低收入家庭收入累计增长幅度相差35.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幅度相差2个百分点。见表6:
2、高低收入家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2000—2009年新疆城镇最高、最低组居民家庭的收入来看,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高、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数差额从2000年的11209元扩大到2009年的26703元;两者收入差距之比从2000年的6.9:1扩大到2009年的8.2:1。见表6:
表6 2000—2009年新疆城镇高、低收入家庭收入对比情况表
年份 |
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高、低收入家庭 收入差距(元) |
高、低收入家庭 收入比 |
2000 |
13099 |
1890 |
11209 |
6.9 |
2001 |
13798 |
2149 |
11649 |
6.4 |
2002 |
16769 |
2018 |
14751 |
8.3 |
2003 |
16052 |
2286 |
13766 |
7.0 |
2004 |
17066 |
2153 |
14913 |
7.9 |
2005 |
18211 |
2258 |
15953 |
8.1 |
2006 |
20418 |
2727 |
17691 |
7.5 |
2007 |
22872 |
3259 |
19613 |
7.0 |
2008 |
27057 |
2934 |
24123 |
9.2 |
2009 |
30414 |
3711 |
26703 |
8.2 |
(四)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2000年以来,除2001年、2007年两个年份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当年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外,其余年份增长速度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0—2009年自治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慢了1.3个百分点。见表7:
表7 2000—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与GDP增速对比情况表
年份 |
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
2000 |
8.7 |
6.1 |
2001 |
8.6 |
10.1 |
2002 |
8.2 |
5.4 |
2003 |
11.2 |
6.9 |
2004 |
11.4 |
7.1 |
2005 |
10.9 |
6.5 |
2006 |
11.0 |
11.0 |
2007 |
12.2 |
16.3 |
2008 |
11.0 |
10.8 |
2009 |
8.1 |
7.2 |
数据来源:《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
(五)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地方财政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2000—2009年自治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均快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2000—2009年自治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4%,而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每年慢了10.4个百分点。其中:“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慢10.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慢9.9个百分点。见表8:
表8 2000以来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与GDP地方财政增速对比情况表
年份 |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
2000 |
10.9 |
6.1 |
2001 |
20.3 |
10.1 |
2002 |
22.5 |
5.4 |
2003 |
10.1 |
6.9 |
2004 |
21.4 |
7.1 |
2005 |
15.8 |
6.5 |
2006 |
21.7 |
11.0 |
2007 |
30.3 |
16.3 |
2008 |
26.3 |
10.8 |
2009 |
7.7 |
7.2 |
数据来源:《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
(六)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就业者的工薪收入和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92%。新疆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及人均财产性收入之和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只有8%。其中,经营净收入比重低,反映出城镇居民家庭经营发展缓慢,缺乏现代理财观念,家庭财产经营意识薄弱。长期以来,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经营净收入增长较为缓慢。2010年1-3季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出现了上升的势头,但因所占比重比经营性净收入更低,仅有1.1%,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三、提高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不断提高新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要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在“十二五”时期,使新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解决新疆城镇居民收入问题的根本要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能为公平分配和减少贫困现象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通过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新疆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全国居民收入的差距。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到2015年自治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即新疆经济增长每年须超国家平均增速3.5%以上,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速须达两位数以上,新疆必须以跨越式发展模式才能如期实现既定目标。新疆经济增长只有快于东部地区,缩小新疆与全国收入水平差距才有可能。
新疆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石油、煤炭、矿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强。新疆将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同时促使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牧区,面对制约农业发展的水源难题,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发挥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建设国家粮食基地和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二)促进就业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的可靠保证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是改善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不断提高城镇就业程度和水平,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关键。为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要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助企业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支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市场、吸纳从业人员、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的作用。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构造更大的空间和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服务,促进就业。加强劳动职业培训,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三)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工资增长机制
工资性收入始终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体,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十二五”期间,居民的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自治区要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按照公务员法等政策法规的要求,在实施各项工资制度的同时,理顺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体系,及时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的津补贴标准,不断完善工资调整机制和监控机制,缩小与全国的差距。要保持机关事业单位收入水平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保持各地区、各部门之间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平衡,逐步缩小差距;要考虑在财力和政策上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缩小差距;二是要完善最低工资增资机制,严格按政策实施到位;三是要改进和完善企业工资激励机制,指导企业重点是非公有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而目前自治区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养老、医疗、就业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关系到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目前自治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主要问题是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非单位从业人员,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难以按目前的标准参保,而在城镇的流动人口,绝大部分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降低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率。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覆盖范围;二是完善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将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纳入救助范围;三是研究制定对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征地农民、高校学生的社会保障办法,增强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四是逐步提高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廉租房的覆盖率。
(五)合理实施再分配政策
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在居民收入、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逐步扩大公共福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财政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深化垄断行业收入改革,调整收入标准;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经营状况,调整经营者和管理层收入标准,使之于职工收入保持合理比例;注重社会公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全区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增加工资性收入的政策,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市县行政事业单位的津补贴上调和阳光工资得到兑现;二是自治区从
2011年是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到2015年自治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西部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新疆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随着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及中央关于新疆各项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的加快实施,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将会有大幅度增长。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电话:0991-2691243 传真:0991-2691243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华南路379号键龙大厦22层 邮编:830001 新ICP备 06003784号-5 网站标识码:bm3600003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