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作为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柱行业,产业关联度极高,对外部因素的反应非常敏感,在目前金融危机环境中,全世界都呈现出消费信心不足,出游兴致不高,旅游市场低迷的局面。
2008年新疆入境旅游人数大幅下降、旅游创汇能力削弱,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减少、经营利润受损,几乎是全行业亏损。在这种大环境中,如何有效应对危机,提振新疆旅游业,以此作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的“突破口”,对确保新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业产业关联度高 启动成本低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消费热点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住房、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培育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旅游业作为一种极富韧性的产业,在受到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冲击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市场。国内外实践表明,应对经济“严冬”,与建筑、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相比,旅游业启动更快、成本更低,有望成为“回暖”最快的行业之一。法国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两次经济危机中,居民出游率仍能保持增长;美国1981年-1982年连续17个月经济衰退,旅游消费却未受大的影响;中国旅游业多次遭遇突发性事件,亦均在事后不久迅速恢复。旅游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与其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民航、公路、铁路、商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其中,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即在住宿业收入中90%以上来自游客),对民航和铁路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公路客运贡献率超过60%,对文化娱乐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接近40%。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因此大力刺激旅游消费,将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整体效益,有效地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重民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赢效应”。
二、新疆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新疆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全疆共有旅行社446家、旅游星级饭店403家、旅游景区(点)766个、持证导游9312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不断增强,在促进就业、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作为全国旅游资源大区而言,新疆旅游业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规模小、层次低、抗风险能力较差。景区开发力度不够,缺少人文元素和文化氛围,旅游活动项目单调枯燥,对游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加之新疆景区远离内地,疆外游客赴新疆旅游交通成本太大,因而到新疆旅游的外地游客相对较少,影响了新疆的旅游创收能力。尤其是2008年受复杂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加上内部条件制约,新疆外来游客人数大幅减少,全年共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6.32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17.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6亿美元,下降16.1%;接待内地游客425.2万人,下降46.7%,其中北京、广东、江苏等主要客源省区的游客人数都比2007年减少了一半以上。在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的42家旅游企业中有33家亏损,亏损面高达78%。旅游企业普遍反映经营业务萎缩,经济效益下滑,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三、新疆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目前新疆旅游业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机遇。因为此轮危机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比东部小,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对进出口的依赖度较高,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经济危机对服务业的影响比制造业小,因为出口衰退直接导致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人员下岗,甚至破产倒闭,而对服务业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加快服务业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旅游业作为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是一个最容易产生即期消费且能够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海南视察工作时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大、就业层次多、就业成本和就业门槛相对较低,适合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参与就业,发展旅游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确立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
四、利用价格杠杆实行让利消费
当前旅游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各地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世界范围内旅游行业的竞争,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各级政府都将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然而目前新疆的旅游业形势与经济发展昌盛时期的旅游景点游客人满为患,机票车票难求的情形恰恰相反,处于萧条冷清状态,因而我们促进旅游业创收的思路以及衡量创收的标准就应不同于往常,其首要之点就是要依靠“价格杠杆”,实行让利消费,推出优惠性旅游之策。因为我若不实施优惠,游客就会把钱消费到其他有优惠的旅游之地,或者是不情愿在经济平淡期将钱花到价格与人气旺盛时一样的旅游上来。但是由于各方面利益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谁能启动这个让利行动和带动优惠性旅游的兴起呢?可以说政府是第一推动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资金方面要给予充分的优惠和扶持,以政府的让利来保各方的获利,这是惠及百姓顺民意的事,同时,政府在关键环节上画龙点睛般的让利能促成整个新疆旅游业薄利多销的市场氛围,对刺激新疆旅游消费热点的形成将是卓有成效的。
五、实行让利消费的现实意义
(一)让利消费可以有效遏制旅游业下滑势头
美国经济家罗伯特·蒙代尔初步测算,如果中国向居民派发1300亿购物券,并限定在3个月之内消费,那么就可以拉动中国经济1.33万亿元。同样,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际国内旅游消费偏冷,为扭转新疆旅游业持续下滑局面,完全可以大张旗鼓地采用发放旅游消费券的方式将半价门票优惠券广泛发放到疆内外游客手中并限期使用,也能够起到刺激内地游客来新疆和疆内百姓游家乡的旅游消费热情,从而有效遏制新疆旅游业持续下滑势头。
(二)让利消费是提振市场信心的一剂良药
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我国经济带来冲击,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和居民信心的打击。据相关调查显示,认为我国经济情况良好的消费者已从2007年的90%下滑至目前的40%多,大约有70%的家庭已开始削减开支,因此,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恢复和重建市场信心,而振兴旅游业则要在优惠措施上下功夫,想方设法让利游客、扩大客源,内地许多城市的经验表明,对旅游实行优惠消费可以立即惠及百姓,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增强,出游热情提高,景区人气增加,从而提振旅游市场信心,拉动内需增长。正如温总理所说“心暖则经济暖”。
(三)让利消费可以加速消费预期的转化
从某种程度讲,发放旅游优惠券并非对所有的人群都能产生影响,对出游热情很高的人来说,即使没有任何优惠,仍然会出门旅游,反之,对于根本就没有出行打算的人来说,优惠力度再大也不会出门旅游。因此,发放旅游优惠券最有针对性的人群则是那些有出行打算或者正在选择出游地点的人们,对他们发放优惠券能够起到催化剂的效果。其实新疆的旅游景区具有广阔的潜在客源,光顾神奇独特的新疆是许多内地游客的潜在愿望,让利消费可以促使他们到新疆旅游的消费意愿快速转化成现实的消费。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有80%以上本年度都有旅游出行打算,这说明新疆城乡居民同样具有较强的潜在消费需求。实施让利消费可以起到加速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旅游消费意愿转化为实际旅游消费的作用,从而起到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刺激旅游消费的作用。
(四)实施让利消费可避免资源浪费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自身独有的属性,无论是否有游客光顾,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光顾的游人越多其盈利就越多,尤其在对景区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之后,固定成本、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天天都要产生,如果游客稀少,接待达不到规模,投资就无法回收,为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要树立增加人气比增加利润更重要的经营理念,为达到激活市场、增加人气、提振消费信心的目的,必须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顺应市场,大幅度让利游客。
(五)实施让利消费势在必行
在当前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内地各省区纷纷将刺激旅游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推出了形形色色的旅游促销办法,起到了刺激市民出游、拉动旅游消费、振兴区域经济的效果。在这种大环境中,如果我们不能顺应市场变化,推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优惠措施,势必在今年的国内客源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样一来,不但无法扭转2008年旅游业人气低迷局面,甚至有可能继续走低,使原本清淡的新疆旅游市场而更加冷清。例如天山野生动物园,由于景区不属于具有唯一性的物质文化景观,内地客人很少光顾,“五一”节之前,由于季节性影响,疆内游客也寥寥无几,门可罗雀,然而该园的门票价格并无淡旺季之分,常年都是30元门票、30元景区游览车费,游客食喂动物的鸡每只50元,未采取任何优惠措施,这样如何吸引游客。
六、刺激旅游消费的具体措施
(一)采取适当减免门票措施
通过对100位市民的抽样调查显示:有90%的游客认为半价门票对其最具有吸引力,可见景区按五折门票优惠顾客最容易达到招揽游客的效果。现以新疆著名景区--天池和喀纳斯为例,天池景区2008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比2007年下降36.4%;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下降48.5%。喀纳斯景区2008年接待游客不到40万人,比2007年下降42.8%;门票收入近4000万元,下降40.9%。在门票减收的同时景区内的住宿、餐饮、娱乐等企业的收入也随着游客人数的减少而大幅下降。例如在喀纳斯景区内从事吃、住、游等系列项目经营的大西部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比2007年下降45%以上。在这种游客大量减少,门票及相关收入严重缩水、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应急措施,今年新疆各景区的游客人数就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减少,从而无法扭转新疆旅游行业的下滑局面。
尤其是今年,要想在国内客源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各级政府首先要考虑在一定时段内对新疆所有景区统一执行半价门票。由于新疆景区的门票收入均属于地方财政所有,门票打折会使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站在大旅游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虽然门票收入少了,却给相关行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据资料测算,国内游客在新疆旅游的总花费中,门票只占到10%左右,交通占30%以上,购物占20%左右,住宿占18%,餐饮占15%,娱乐占5%。在国际旅游收入中,商品销售占到52%以上,交通占16%,住宿占7%,餐饮占5%,游览仅占2%。显而易见,如果门票打折能够带来游客数量的增加,即使门票价格下浮一半,按薄利多销、规模经营的原则,景区照样可以获得盈利。况且,门票价格下浮并不需要政府直接拿钱投入,只是以预期财政收入的“支出”来促进旅游消费,具有让一利而兴百业的效果。
(二)税收优惠补贴旅游企业
由于新疆远离内地,内地游客到新疆旅游的主要花费并不是门票,而是交通,交通花费占到总花费的30%以上,有内地游客反映,优惠门票虽然使游客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力度不够,实行旅游消费优惠措施最好能够将交通等消费纳入优惠范围,这样才能对内地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因此,各地政府除让利门票外,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在主要景区所在地的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新源县、布尔津县、喀什市、吐鲁番市等设立游客接待中心和运转中心,引导三星级以上旅游宾馆和大中型旅游交通企业在同一时间内以统一的优惠力度进行让利经营,政府根据企业每月营业额的多少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政策,其余中小型企业如果愿意让利经营也可以享受到同等待遇,这样一来,可以使更多的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踊跃参与让利行动。只有政府和企业联手打造优惠平台,形成产业联动让利机制,采取联合降价、同时优惠的做法,将联合优惠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对内地游客产生足够的刺激作用,有效提升内地游客到新疆旅游的热情,以达到维持景区人气、刺激旅游消费、扭转行业亏损、拉动内需增长的目的。政府对旅游接待宾馆和客运企业的税收减免,能进一步强化下浮景点门票所带来的促进大旅游增收之功效。如果今天你降价、明天我优惠,从独立个体来看,企业也都在让利,但是由于步调不一致,很难让游客感受到真正的实惠,也就达不到刺激效果。
(三)设立专项基金奖励旅游企业
在振兴新疆旅游业的进程中,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积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千方百计激活市场,扩大客源,维护新疆旅游整体形象和生命力。由于2008年经营效益不佳,旅游企业普遍表现出信心不足,期盼政府能够有好得政策,帮助旅游企业度过难关、走出困境。许多旅行社表示,希望政府能够为新疆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建议政府能够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对接待疆外游客数量最多、经营业绩最好的旅行社给予表彰和资金奖励,通过重奖来刺激和调动旅行社寻求外地客源的积极性,以行业标兵激励机制促进旅游业发展壮大。
七、积极尝试阶段性发放旅游消费券
为了有效拉动内需,全国各地推出了花样繁多的消费券,如购房消费券、家电消费券、教育消费券、旅游消费券等等,为有效盘活新疆的旅游资源,解决眼前人气低迷的难题,尝试发放各种优惠方式的旅游消费券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一)可借鉴内地省区的措施
杭州旅游部门通过16个渠道向全国发放了总额为1.5亿元的旅游消费券。游客持券可在规定城市的旅游景点、游船、饭店、旅游演艺门票以及餐饮、茶楼等旅游服务场所使用,按实付金额,每满40元抵用10元,旅游消费券使用有效期为3个月。此举相当于游客享受到全程七五折优惠。
湖南通过现场抽奖方式,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百万元旅游消费券,可在省内38家4A级以上景区购买门票时使用;全省四星级以上酒店免费提供1000间(标准房/天)的客房;全省3A级以上景区免费提供10000张门票,其中客房消费券在2009年10月7日前任何时间入住皆可,并且可以转让。
西安市对9家自愿实行门票半价优惠的景点给与20%的财政补贴政策。
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向四川省外游客发放1500万张熊猫金卡,向省内游客发放500万张熊猫银卡。从今年3月24日起到12月31日,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等11个重点景区对省外持熊猫金卡的游客实行免门票,对省内持熊猫银卡的游客实行门票半价优惠。这样一来,外地游客持熊猫金卡游成都的11个景点可免去708元门票。结果“五一”期间成都旅游接待人数为298万人次,同比增长15.2%;旅游总收入11.2亿元,增长22%,其中11个重点景区接待持熊猫金卡游客109452人次、持银卡游客4106人次,而且在景区新增游客中,五成以上为外地游客。
各省的实践证明,发放旅游消费券是刺激旅游即期消费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二)发放旅游消费券的可行性
近日,自治区旅游局在人民广场举办了“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新疆分会场活动,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在活动现场随机调查了100位市民(游客),其中90%以上认为发放旅游消费优惠券对刺激旅游消费会产生一定作用。
(三)发放旅游消费券要有针对性
从旅行社组团情况来看,新疆旅游业属于游客净流出地区,即新疆游客出疆旅游人数多,内地游客进疆旅游人数少。因此,发放旅游消费券首先要以内地主要客源市场为重点,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将旅游消费券发到疆外游客甚至国外游客手中,而且在给内地游客发放旅游消费券时,在时间及行程设计上一定要充分考虑远程旅游的特点,使内地游客能够切实感到实惠、可行,才能真正达到增大新疆旅游客源的目的。在发放旅游消费券时最好能够与“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协商,联合使用一票通的办法,以利于形成合力,统一推进,协调发展,获得共赢。其次在对新疆本地人发放旅游消费券时,要兼顾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类优惠办法,如区域差异、年龄差异等,像天山野生动物园这样的景区就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将半价优惠券或小孩免票券发放到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所有的学校、幼儿园,以激发家长带孩子游览的兴趣。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判断“旅游业将会率先复苏,成为国际经济走出阴霾的标志性产业。”新疆旅游业发展从近期看,只要优惠措施到位,刺激力度大,切实降低游客的出行成本,就一定能够激发国内外游客来新疆旅游的热情,从而达到聚集人气、提振信心,拉动内需、确保增长的即期目标。从长远看,要营造旅游业发展氛围,构建大旅游格局,增强百姓旅游意识,培育旅游市场需求,把握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最佳时机,不断提升新疆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把旅游经济做大做强的同时推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